黎明破晓,钟山云开。
朱标倚靠石壁,面色苍白,肩头伤口汩汩流血。
清扬急忙上前包扎,却发现他的心跳异常缓慢,体温近乎冰凉。
“你强行唤醒镇魂阵,损耗了太多阳气。”
她声音发颤,“若再晚一刻收手,你会变成下一个胡守贞??被阵法反噬,永世不得超生。”
朱标勉强一笑:“值得。
北平的祭坛已毁,那些被蛊惑的百姓也会逐渐清醒。
至于剩下的晶核……”
他望向远方京城方向:“让它留在董桂花心里吧。
只要她还记得自己是谁,那块石头,就永远成不了武器。”
七日后,京师恢复平静。
《仁政十六条》全面推行,养济院人满为患,却是欢声笑语;学堂书声琅琅,孩童们不再唱“燕归来”
,而是齐诵新编蒙学:
>“天地正,君臣义,
>太子仁,万民庇。
>不求神,不拜鬼,
>信大道,永不悔。”
而在凤阳皇陵深处,董桂花独自跪在废墟之中,双手捧着那块黑色晶核,低声呢喃:“我不是容器……我是守墓人。”
晶核微微跳动,似在回应。
万里之外,蒙古草原风沙漫天。
一座黑色帐篷内,一名披着猩红斗篷的老僧睁开双眼,手中念珠突然断裂,十八颗乌木珠滚落尘土。
他喃喃道:“归命虽败,因果未消……二十年后,当有紫衣王者生于东海,手持双晶,践踏龙庭。”
与此同时,一艘倭国商船悄然靠岸福建,舱底暗格中,藏着一幅描绘归命仪全图的绢画,角落题着一行小字:
**“东瀛得之,可夺华夏气运。”
**
春阳普照,新叶舒展。
但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新的阴谋正在滋生。
而在东宫书房,朱标提笔写下一段话,藏于密匣之中:
>“吾知身后必有风波,故立此训:凡我子孙,若有妄图重启归命仪者,视为叛祖逆天,削籍赐死,永不入宗庙。”
>
>又批一句:
>“清瘴散配方,永载太医院首卷,世代免费施药,不得收费分毫。”
搁笔之际,窗外桃树随风轻摇,一片花瓣飘落砚台边缘,像是一声无声的承诺。
风暴暂歇,但守护,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