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削护卫,退居北平别院,终身不履京师一步。”
满朝哗然。
朱元璋卧病在床,闻之咳血三升:“他……抗旨?”
朱标握紧《国贼录》,立于窗前,望着东方渐白的天际,低声说道:“他在等??等我们先动手。
只要我一日不揭发,他便仍是‘被迫自保’的忠臣。
可若我动手,他便可宣称遭陷害,激起天下藩王共愤。”
清扬走到他身边,轻声道:“但您手中有铁证。”
“可人心呢?”
朱标苦笑,“父亲病重,朝局动荡,百姓只信眼前安稳。
若我现在掀起巨浪,哪怕赢了,也可能毁了新政根基。”
风拂过庭院,最后一炉蜂窝煤悄然燃尽,灰烬中余光闪烁,如同不肯瞑目的眼睛。
董桂花走进来,递上一封密信:“殿下,云南那边传来消息??缅人突然退兵,留下一句话:‘燕王有令,边事暂息’。”
朱标捏紧信纸,指节发白。
他知道,朱棣在展示力量:不仅能操控内乱,还能号令外敌进退。
这是一种无声的威胁??我若想乱,天下即乱;我若想安,四海皆宁。
这才是最可怕的对手。
清扬忽然抬头:“殿下,还有一条路。”
“什么?”
“公开一切。”
她目光坚定,“把《国贼录》印发天下,让百姓自己判断。
您不必急于定罪,只需告诉他们真相。
若您赢得民心,纵使朱棣有千军万马,也踏不进这座城。”
朱标怔住。
良久,他缓缓展开《国贼录》,提笔在首页写下八个大字:
**是非在心,公道在民。
**
三日后,第一批印刷品自京师流出,沿漕运南下,经驿站北上,甚至漂洋过海,传至琉球、朝鲜。
每一页,都记录着毒砖、毒煤、霉粮、蛊毒、假边患、私兵、贿官、地脉阴谋……
每一章,都有证人画押、物证拓片、医案实录。
最后一页,是那句《暖冬日记》中的童言:
>“我想告诉太子殿下,谢谢您,让我们活成了人。”
风,终于变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