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甚者,竟称其“借行医之名,绘制京城布防图,图谋不轨”
。
一时朝议汹汹,连魏国公徐辉祖都不得不上表自辩,称未曾授意孙承志插手此案。
然就在此关键时刻,三封密奏几乎同时抵达御前??孙承志呈递屯田虚报册,董桂花递交原始账本,张辅则附上兵部核查报告,证实燕王府近三年确有多笔军饷去向不明,且与辽东马市交易存在巨额资金缺口。
朱元璋阅毕,整整三日未临朝,宫中传出摔杯之声。
第四日清晨,一道密旨下达刑部:即刻提审刘允恭、彻查燕王府财务总管、暂停北平三卫调兵权。
数日后,刘允恭在狱中招供:一切贪腐行为均有燕王默许,部分赃银用于豢养私兵、购置甲胄,甚至秘密联络蒙古兀良哈部,意图“以防建文夺权”
。
消息传出,举国震动。
八月初一,圣旨再降:
“燕王朱棣,结党营私,欺君罔上,虽骨肉至亲,难逃国法。
着削去两护卫,罚没庄园五处,禁足北平半年。
其属官涉案者,一律革职查办,重者斩首示众。”
诏书宣罢,南京百姓欢呼雀跃,街头巷尾鞭炮齐鸣。
有人自发组织戏班,在应天城隍庙演《许公断案》连台本戏,连唱七日不歇。
许克生却依旧每日坐堂,问疾疗伤,仿佛一切荣辱皆与己无关。
一日午后,他正在为一名孩童诊治天花,忽有差役来报:“大人,宫里来人了,说是奉旨赏赐。”
许克生出门迎接,只见一名老太监捧着锦盒缓步而来,面容陌生,却不怒自威。
打开盒子,竟是一枚金制令牌,正面镌“忠勤体国”
四字,背面刻一行小字:“医者仁心,孤臣毅魄,朕虽怒而不忍诛,尔其慎之。”
没有署名,无需署名。
许克生双手接过,深深一拜。
老太监临走前低语:“万岁爷昨夜读了您的《北疆实录》,哭了。”
许克生怔住。
“他还说……这天下,终究是要交给年轻人的。”
秋去冬来,雪花再度飘落应天府衙。
许克生站在廊下,看着孩子们在院子里堆雪人,笑声清脆如铃。
阿黄趴在门槛边晒太阳,耳朵偶尔抖动一下,像是在聆听这个世界的呼吸。
远处书院传来琅琅书声,依旧是那首《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他微微一笑,转身走进书房,提笔在新买的宣纸上写下八个大字:
**守正不惧,问心无愧。
**
墨迹未干,窗外雪愈下愈大,仿佛要将过往的一切罪恶与苦难,尽数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