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只有短短几句:
>“第七陶罐出土点西北三公里处,发现地下空腔。
雷达扫描显示内部存在规则建筑结构,疑似人工隧道。
入口被高强度合金封闭,表面刻有符号??与毕摩石碑上的‘七罐图’完全一致。
另:昨夜监测到该区域出现低频脉冲,频率3。4Hz,持续7分17秒。
我们认为……它在呼唤。”
守护者瞳孔骤缩。
3。4Hz,正是夜歌调的基础频率;7分17秒,是1977年1月17日??苏婉清最后一次对外联络的时间。
他当即下令组建勘探小队,携便携式“星语者”
终端深入调查。
一周后,他们在荒漠深处揭开合金盖板,顺着倾斜通道下行百米,抵达一座巨大圆形大厅。
墙壁由黑色玄武岩砌成,中央矗立着一台庞大机械装置,形似钟表与留声机的结合体,表面布满齿轮与音槽。
顶部嵌有一块透明水晶,内封一卷微型磁带,标签上写着:
**“静默档案?零号”
**
设备旁立着一块铜牌,铭文用七种语言书写,最后一行是汉字:
>“当七音合一,此机重启。
>它记录的,不是过去,而是未来的选择。”
守护者伸手触碰水晶,刹那间,整座机器嗡鸣震动。
水晶亮起幽蓝光芒,投影出一段动态影像:
画面中,一群身穿不同年代服饰的人围坐一圈,手持各种录音设备。
他们中有穿中山装的老者,有戴红领巾的学生,有穿工装的青年,也有现代装扮的研究员。
他们轮流发言,主题只有一个:如何面对被抹去的历史。
接着,影像切换至多个平行场景:在一个世界里,人们选择遗忘,结果城市逐渐崩塌,化作废墟;在另一个世界,所有人愤怒复仇,最终引发全面战争;而在第三个画面中,一群人默默收集声音,建立档案馆,哪怕遭到打压也不停止。
几十年后,那座馆成为新文明的基石。
最后,影像定格在一张地图上??中国全境浮现数百个光点,每个光点都代表一个正在进行声音采集的站点。
画外音响起,竟是苏婉清的声音:
“历史不会自动回归,必须有人坚持记录。
你们现在所做的,不仅是修复过去,更是在塑造未来的可能性。
记住,每一次歌唱,都是一次投票??投给希望,还是投给沉默。”
影像结束,机器缓缓降下一道金属托盘,上面静静躺着一本手册,封面写着:《守夜人操作指南?终极版》。
翻开第一页,第一句话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