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万……”
袁婉青喃喃道,“够买一台专业录音设备,够租下临街那间铺面,够发三个月志愿者补贴。”
“还不够请一个专职心理咨询师。”
林晓彤坐下来,语气冷静,“但我们可以先用公益课程替代。
我已经联系了医学院的心理系,他们愿意派实习生轮岗。”
袁婉青看着她,忽然笑了:“你知道你现在像谁吗?”
“像您。”
林晓彤也笑,“说话节奏、皱眉方式,甚至连端茶杯的小指翘起来的样子都一样。”
“那说明你终于长大成人了。”
袁婉青轻声道。
八点半,周叶带着两位社区老人来到活动室。
一位是独居多年的张奶奶,另一位是中风后语言障碍的赵伯。
他们都是“心灵花园”
的常客。
“张奶奶昨天写了人生第一封信。”
周叶说着,将一张折成心形的信纸递给袁婉青,“写给她三十年没见的女儿。”
信很短:
>“阿芳:
>
>院子里的桂花开了,香得整个楼道都是。
我记得你小时候最爱摘花做香包。
我现在每天扫落叶,总想着要是你在,该多好。
>
>我不怪你当年走。
只是想知道,你现在冷不冷?
>
>??妈”
袁婉青读完,眼眶发热。
“我们能联系到她女儿吗?”
“已经找到了。”
周叶点头,“她在外地开小吃店,昨天通了电话,哭了半小时。
她说国庆要回来,带外孙一起。”
赵伯则不会写字。
他坐在角落,用手势比划着,由周叶翻译:“他说……他想对他儿子说一声对不起。
当年脾气暴,打过孩子,后来儿子就不回家了。
他现在说不出话,但想让人替他念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