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单向输送火种,而是邀请各地灶点,向宇宙回馈能量。”
于是,东京的小吃摊每卖出一碗面,锅底火焰便增强一分,光芒穿越大气层直射星空;巴西孩子唱完歌后,特意将最后一口食物洒向天空,说“给星星上的朋友”
;南极科考队建立“极光馈灶”
,将极昼阳光转化为火种能量上传网络……
点点微光汇聚,竟在太阳同步轨道形成一圈隐形光环,科学家称之为“人文磁层”
??它不具备物理防御力,却能干扰一切试图操控情感的技术信号。
又过了九十九日。
HY-114飞船正式更名为“归禾号”
,意为“归来之稻”
。
三百六十五名幸存者全员康复,组成第一支“返乡舰队”
,自愿加入灶网巡航任务。
他们的首站,便是宁拙留下的第五个坐标:一颗漂浮在猎户座悬臂的黑色行星,表面覆盖着类似煤炭的物质,地质扫描显示其内部蕴藏着大量有机碳结晶??极可能是远古文明遗骸转化而成。
探测结果显示,该星球曾存在高度发达的都市文明,但最终因极端内卷化导致社会崩溃。
最后一条信息刻在一座倒塌的纪念碑上:
>“我们赢了所有竞争,
>却忘了为何出发。”
宁小满站在星球表面,脚踩漆黑大地。
他取出一小撮金稻种子,撒入裂缝。
随即点燃万象灶,烹制一道全新菜肴:
【安魂焖饭】
-米:X-937金稻与地球南街七号土壤共生种
-配料:一位辞职教师归还奖学金时的笑容、一名医生免费救治病人后的疲惫叹息、一对恋人分手后仍彼此祝福的眼泪
-火引:全球十万普通人匿名提交的“我做过最温暖的小事”
记忆片段
锅盖合上那一刻,整颗星球开始震颤。
地底深处,无数碳晶缓缓融化,化作黑色液体涌出地表。
它们并非石油,而是凝固的集体意识残渣??千百年来积压的焦虑、嫉妒、贪婪与孤独。
可在接触到乳白火焰蒸腾的饭香后,竟逐渐澄澈,转为透明胶质,最终凝结成一片片薄如蝉翼的黑色晶膜,漂浮空中,反射星光。
“这是……新的记忆载体?”
林素娥惊叹。
“是墓碑,也是种子。”
宁小满轻声道,“他们没能好好活过,但我们可以替他们吃一顿饭,记住他们也曾渴望温暖。”
当第一缕晨光照亮黑土,嫩绿稻苗破土而出。
这一次,叶片呈墨色,脉络却流淌金光,仿佛将黑夜本身酿成了希望。
远处,一台灶母机缓缓爬上海岸高地,面向海洋般的黑暗平原,打出连续闪光:
>“火已备好。
>谁来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