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开了,孩子。”
>“不怕,有饭吃。”
而在银河边缘,那艘银灰飞船的舰桥内,船长看着屏幕上的新提示:
>“检测到双灶节点激活。
坐标:地球,南街七号。
共鸣频率:血缘+记忆。”
他转身下令:“通知厨房,今晚的加餐,改成‘父子粥’。”
与此同时,红矮星旁的宁拙停下脚步。
他感受到那一波新的波动??比上次更强,更稳,带着生命的延续感。
他抬头望向宇宙深处,仿佛看见一个少年在锅前笨拙搅动的身影。
他笑了。
“我儿。”
他轻声道,“火交给你了。”
他并未现身,也无需现身。
他的存在早已超越形体,成为“做饭”
这一行为本身的律动。
他在每一个清晨升起的炊烟里,在每一双为家人摆碗筷的手上,在每一次“多吃一口”
的叮咛中。
夜幕再度降临。
南街七号院灯火通明。
临时搭起的棚屋下,几张桌子拼在一起,桌上摆着碗筷。
林素娥主持第一餐正式开灶仪式,宁小满负责打饭,老学者记录传承名录。
学生们轮流值守,确保火不灭,粥不断。
第一位客人是个流浪汉,浑身脏污,蜷缩在巷口。
他被香气引来,怯生生地站在门口。
“进来。”
林素娥说,“饭好了。”
男人愣住,不敢相信。
“我……我没钱。”
“不要钱。”
她说,“只要你吃完,把碗洗干净就行。”
男人坐下,接过一碗热粥,喝了一口,突然嚎啕大哭。
他说他三年没吃过这么暖的饭,不是因为多好吃,而是因为有人等着他来吃。
第二位是个加班归来的白领,西装革履,神色疲惫。
她本不想停留,却被香味勾住脚步。
她坐下,吃了半碗,忽然说:“我小时候,奶奶就是这样熬粥的。”
第三位是位外星访客??来自半人马座β星的硅基学者,通过量子投影接入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