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原本只是路过,却在闻到那股难以形容的“熟成之气”
后停下脚步,犹豫片刻,推门而入。
“我能……吃一碗吗?”
一个穿校服的女孩怯生生地问。
“当然。”
林素娥递上碗筷,“坐下吧。”
越来越多的人走进院子。
他们自带碗筷,或坐或站,安静地等待分粥。
没有人问价格,没有人拍照发网,仿佛这是一种早已存在的默契。
宁小满负责打饭。
每一勺都力求均匀,尽管手还在抖。
当他把第一碗递给那个女孩时,她抬头看他,忽然笑了:“谢谢你。”
那一句“谢谢”
,让他心头猛地一颤。
他曾以为,继承父亲的名字是一种沉重负担。
现在他明白了,这份传承不是要他成为另一个宁拙,而是让他用自己的方式,延续那份“让人吃饱”
的初心。
上午十点,一辆黑色轿车缓缓停在巷外。
车门打开,下来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子,胸前别着“全球粮农联盟特使”
的徽章。
他手持公文包,神情严肃,快步走入院中。
“请问,谁是负责人?”
他环视一圈,目光落在老学者身上。
“我是。”
老学者平静回应。
“我是代表国际组织前来调查近期异常能量波动的。”
特使打开平板,“过去十二小时内,全球至少出现三百七十六起‘自发性灶台激活事件’,涉及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初步检测显示,这些现象均与贵院这口锅存在量子纠缠关联。
我们必须了解情况,评估风险。”
众人沉默。
气氛一时紧张。
宁小满放下木勺,走上前:“你们想关掉它?”
特使皱眉:“如果存在不可控的能量释放,为了公共安全,我们有权采取措施。”
“那你们打算怎么关?”
宁小满问,“拆锅?断火?还是抓人?”
“这只是例行程序,请配合。”
“好。”
宁小满点头,转身从锅里舀起一勺热粥,递过去,“那你先喝完这一碗再说。”
特使愣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