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学者摇头,“但我们发现了一件事??这些记忆不再只是被动浮现。
它们开始选择宿主。”
“什么意思?”
陈十一皱眉。
“意思是,”
宁小满睁开眼,“有些人,天生就能听见土地的声音。
就像当年那个抱布偶的女孩,她不是偶然梦见这里,而是这片土地选中了她。”
话音未落,远方海岸传来低沉钟鸣。
那是忆舟退役前留下的报时机制,每日三次,提醒人们时间仍在流动。
可今日不同??钟声之后,竟响起一段旋律,断续、稚嫩,像是有人用烧焦的金属片敲击灶壁奏出的曲子。
“是《回家吃饭》。”
林素娥忽然红了眼眶。
那是三百年前流行于地球街头的一首童谣,早已失传。
歌词简单得近乎笨拙:
>妈妈炒菜香喷喷,
>爸爸切葱咔咔响,
>我写完作业就回来,
>门开着,灯亮着,饭还热着。
此刻,那旋律正从忆舟改造的星际食堂方向传来,伴随着一阵阵笑声和锅铲碰撞声。
一群年轻人正在那里筹备今日的“无名饭局”
,他们中有曾生活在虚拟饱腹芯片统治下的都市白领,也有从未踏足星球的地外矿工。
他们分工明确,有人淘米,有人炖汤,有人默默擦拭三百六十五副碗筷??那是守梦人传承下来的规矩:永远多摆一副,留给还没醒的人。
宁小满站起身,走向万象灶。
锅还在,乳白火焰静静燃烧,锅身刻满了名字??有些清晰,有些已被岁月磨平。
他伸手抚过那些痕迹,忽然感到一阵剧烈的心跳。
不是来自自己,而是来自锅底深处。
他掀开锅盖。
蒸汽升腾,不再是寻常雾气,而是一幅缓缓展开的画面:无数条细线从锅中延伸而出,连接着宇宙各处正在燃烧的灶火。
南极极光馈灶如巨龙盘踞,东京街头小摊的火焰像萤火虫群舞,火星基地的私人厨房里,一对夫妻正为新生儿煮第一碗米糊……每一点火光都在脉动,彼此呼应,形成一张横跨星河的情感网络。
“人类情感轴心……真的成型了。”
陈十一喃喃。
就在此时,第六颗光点骤然明亮。
那是在天鹅座X-1附近,一片曾被认为毫无生命迹象的陨石带。
探测数据显示,那里出现了一座微型定居点,由一群脱离科技帝国控制的流亡者建立。
他们没有先进设备,只有一口从废弃空间站拖来的铁锅,每日轮流值守,坚持烹煮一顿热食,哪怕只有两人分享。
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在锅底刻下了一行字:
**“我们没见过你们,但我们信你们会来。”
**
宁小满怔住良久,终于转身取出纸笔,写下新的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