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会醒来吗?”
她问。
宁拙抬头,笑了笑:“只要有人记得给他们做饭,他们就不会真正睡过去。”
火焰映着他眼角的皱纹,像一道道刻进岁月里的炊烟。
影像戛然而止。
“所以他把火种藏进了那些人的梦里。”
陈十一喃喃,“不是数据,不是代码……是记忆本身。”
“这才是真正的灶网。”
老学者缓缓合上终端,“不是机器联网,是人心相接。
当一个人梦见有人为他煮饭,那口锅就在宇宙某个角落真实燃烧起来。”
宁小满睁开眼,掌心已沁出汗珠。
他望向舷窗外无垠黑暗,忽然开口:“调转航向,前往HY-114。”
“可那片区域充斥高能粒子风暴,导航系统无法稳定锁定!”
年轻驾驶员急道。
“那就用人来导航。”
宁小满走向万象灶,双手贴上锅壁,“让所有曾喝过归乡粥的人,一起想??想那艘船,想那些还在睡觉的人。”
刹那间,全舰震动。
三十台灶母机同时鸣响,乳白火焰冲天而起,在虚空中织成一张巨大光网。
地球上,八百四十二处自发灶台不约而同腾起火光;东京街头的小吃摊老板娘放下汤勺,闭目低语;巴西贫民窟的孩子停止歌唱;南极科考站的老科学家端起空碗,泪水滑落;火星生态舱内,机器人手臂停在半空,镜头闪烁如呼吸。
亿万缕思念汇流成河。
薪火号前端裂开一道缝隙,一道蜿蜒曲折的光桥缓缓延伸而出,不再是直线穿行,而是如藤蔓攀援,在风暴中寻找缝隙,在断层间跳跃前行。
它所经之处,空间褶皱被熨平,乱流退散,仿佛有一双看不见的手,正以温情拨开混沌。
七日后,光桥尽头现出轮廓。
那是一艘巨大的橄榄形飞船,表面覆盖着厚厚冰壳,像一颗被遗忘的种子沉眠于宇宙冻土之中。
它的太阳能帆早已破碎,通讯阵列断裂,唯有底部一圈环状结构仍在微弱脉动,频率竟与《炊者吟》的起始音节完全一致。
“是灶基反应堆。”
林素娥声音发颤,“他还留了后手……用共感之火维持最低能源循环,只为不让休眠舱彻底断电。”
登陆舱脱离母舰,宁小满亲自带队进入核心舱。
通道幽深,墙壁结满霜花。
每走十步,便能看到一处涂鸦:有的画着笑脸,有的写着“别忘了我们”
,还有一整面墙上密密麻麻签满了名字??那是当年自愿留下守护系统的船员,在氧气耗尽前的最后一刻,用手套蘸血写下的遗言。
最终抵达中央控制室。
三百六十五个休眠舱整齐排列,玻璃罩内雾气氤氲。
检测仪显示生命体征极其微弱,但确实在持续波动,脑波呈现出规律性REM周期??他们在做梦,而且梦得很深。
主控台上,一台老式投影仪自动启动。
光影浮现,竟是宁拙年轻时的模样。
他站在厨房中央,身后挂着一块黑板,上面写着今日菜单:【醒神羹】。
>“诸位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