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上的供销社刚开栅门,傅煜城就走了进去。柜台后的售货员见是他,笑着招呼:“傅同志,又来给家里买东西?”
傅煜城点点头,指着货架上的花布:“同志,我要那块浅粉碎花的布,给孩子做小被子,再给我称三斤红糖。”
他又指着角落里的绣花线,“那些绣花线每种颜色来两卷,还有两个木头绣绷,都帮我包好。”
售货员麻利地打包好东西,傅煜城付了钱,又急匆匆往邮电局赶。
刚到门口,就见邮电局的老王头朝他挥手:“可算等着你了!昨天就有你家的信,是傅远山同志寄来的,我想着你今天该来,特意给你留着。”
傅煜城接过信,指尖触到信封上熟悉的字迹,心一下子提了起来。
他小心翼翼地拆开,傅远山的字带着股子爽朗劲儿,跃然纸上:“见字如面!我和建华在城里一切都好,建华最近不忙,总念叨着家里,说等开春回去,一定要先吃三大碗。”
“我们算着三月初就能动身,到时候给孩子们带城里的酥糖,给音音带了两斤阿胶,补身子管用。对了,让张婶别惦记,我给她带了城里的细针,绣活更顺手……”
傅煜城把信读了两遍,才小心地折好揣进怀里,脚步都比来时更轻快。
往回走的路上,他路过一家点心铺,想起信里说二嫂惦记家里的味道,又买了两斤芝麻糕。
那是建华以前最爱吃的,想着让她先解解馋。
回到家时,院里已经飘着葱花饼的香味。
云棠音正坐在檐下,和周德胜媳妇一起整理晒干的荠菜干,见傅煜城回来,连忙迎上去:“怎么样?买到红糖和花布了吗?有没有信?”
傅煜城把东西往石桌上一放,先掏出信递过去:“有信!二哥说他们三月初就能回来,还带了酥糖和阿胶,给张婶带了细针!”
云棠音接过信,手都有些发颤,周德胜媳妇和闻声过来的张婶也凑着看,三个女人围着信纸,读着读着,眼眶都红了。
“太好了!三月初就能回来!”云棠音抹了抹眼角,笑着说,“建华还惦记着荠菜饺子,咱们得再多冻些,等她回来让她吃个够。”
张婶拿着信里提到的“细针”,笑得合不拢嘴:“这孩子,还记着我绣活缺细针,真
是有心了。”
周德胜从屋里出来,见众人高兴,也凑过来问:“信里说啥了?是不是快回来了?”
傅煜城拍着他的肩膀:“三月初就回,到时候咱们哥俩好好喝两盅,我再跟二哥学学弹棉花,明儿还能给你家做床新棉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