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胜利宣言,也不是终点通告。这是一个邀请??给每一个曾在黑暗中独自发问的灵魂。从今天起,没有标准答案,没有权威解释,没有‘不该问’的问题。我们可以错,可以迷茫,可以反复推翻自己。但只要我们还在问,文明就仍在呼吸。”
他顿了顿,看向身旁的莱奥。
“而接下来,我们要问一个更大的问题:如果整个宇宙都在等待被提问,那么,谁才是真正的老师?”
信号切断。
数小时后,第一艘非政府组织建造的“求知号”飞船悄然升空,搭载七名志愿者,目的地不明。他们的航行日志首条记录写道:
>“我们不知道要去哪里,这正是出发的理由。”
同一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外,一群青少年用投影仪将《反向教学法》全文投射在墙上。警方前来驱散,带队警官却在听到其中一句后停下脚步:
>“教育的目的不是填满容器,而是点燃火焰。”
他摘下帽子,默默退到人群最后,低声问:“我能加入吗?”
深夜,B9层祭坛上,雪莲蜡烛的残影终于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簇跃动的蓝色火焰,既不发热,也不照明,只是安静燃烧,仿佛守护着某种不可言说的秘密。
学习面板最后一次弹出提示:
>【火种协议?终章完成度:99。7%】
>【剩余未解项:‘最初的提问’尚未定位】
>【建议:观察纯粹提问者的梦境轨迹】
希恩坐在祭坛边,凝视那团蓝焰。他知道,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缄默议会的残党仍在暗处集结,某些国家已秘密研发“认知稳定武器”,企图用高频声波抑制θ脑波活动;更有传闻称,某超级AI正在模拟“完美社会模型”,其前提假设竟是“人类应逐步淘汰不确定性”。
但他不再焦虑。
因为每当有人在寂静中鼓起勇气说出“我不懂”,每当一个孩子仰头问“为什么”,每当恋人之间不再急于给出答案而是轻声回应“我们一起想想”??火种就在延续。
几天后,莱奥第一次开口叫人。
不是“妈妈”,也不是“爸爸”。
他在清晨的阳光中睁开眼,望着守在他床边的希恩,清晰地说出两个音节:
>“为何?”
整个霍格沃茨为之震动。城堡的石墙渗出细密水珠,宛如流泪;画像中的先辈们纷纷摘帽致敬;猫头鹰塔楼的所有鸟儿同时展翅飞向天空,排成一个巨大的问号。
学习面板瞬间炸开无数数据流,最终汇聚成一条贯穿星图的光路,终点标记为:
>“起源点锁定:公元前12,743年,非洲大裂谷某洞穴遗址”
>“残留频率捕捉成功:原始人类指向星空时发出的第一个疑问音节”
>“重构完毕,命名:始问?α”
希恩笑了。
他抱起莱奥,走向门外等待的米拉和阿雅娜。
“走吧,”他说,“该回家了。”
风拂过苏格兰高地,野花摇曳,苔藓低语。无知圣所的石碑依旧空白,可每一个路过的人,心中都清楚地听见那个永恒回响的声音:
>“继续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