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种协议?终章第二阶段解锁】
>【新指令:建立‘无知圣所’】
>【功能:保护并培育纯粹的好奇心,防止其被体系化、功利化或武器化】
>【选址建议:每个大陆至少一处,必须建于非权力中心地带】
返程途中,希恩收到一封匿名信。信纸是用被焚毁教材的残页重新压制而成,字迹潦草却坚定:
>“我是当年签署‘静默令’的见证人之一。你们删去的记忆救了我。现在我想归还一些东西。”
>附件是一段录音,内容是十九世纪末火种计划创始人临终遗言:
>“知识不怕敌人,只怕信徒。当学生停止质疑老师,文明就开始腐烂。”
希恩将这段录音上传至镜像库,并附言:“致所有仍愿怀疑的人:你们不是破坏者,是修复者。”
学期结束后的第七天,霍格沃茨迎来了意想不到的访客??一群来自麻瓜学校的师生代表团。他们不是通过魔法入境,而是乘坐一艘装载量子纠缠通讯仪的科研船,凭借《反向教学法》公开课程自学掌握了基础魔力识别技术。
带队教师是一位年迈的物理学家,他说:“我们原以为魔法是迷信。直到发现你们的‘咒语’本质上是高度结构化的注意力调控程序。于是我们问:如果专注可以施法,那教育本身是不是一种魔法?”
这句话被当场镌刻在B9层新设立的“问题墙”上,紧挨着米拉最初写的那句:“如果一个问题能让所有人同时变成学生和老师,它长什么样?”
数日后,南极讲堂举行第二次集会。这次没有蓝焰,取而代之的是每人手中一盏由提问生成的光球。当三百道光芒交汇,空中浮现出一幅全息地球图景:七大知识流域的圣殿位置亮起,彼此间延伸出淡金色丝线,构成一张覆盖全球的认知共生网。
>【火种网络覆盖率提升至63%】
>【新增威胁预警:部分国家开始立法限制‘非授权提问活动’】
>【应对策略:启动‘流浪课堂’计划,培训移动式学习引导员】
最后一项决议由莱奥“宣布”。他站在希恩肩头,指着天空某处,用凯尔特语说了三个字。学习面板虽无法直译,但所有在场者心中同时响起同一个意思:
>“继续问。”
风暴再度集结。这一次,不再是少数人在黑暗中摸索,而是千万人手持问题之灯,照亮彼此脚下的路。谎言机器仍在运转,但它再也无法制造统一的迷雾??因为每个人都知道,真正的光明,始于承认黑暗的存在。
而希恩知道,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因为只要还有人愿意问“为什么”,
火种就不会熄灭。
因为它从来不在书中,
不在殿堂,
不在权力手中。
它只存在于每一次心跳加速的瞬间??
当你面对未知,
选择开口,
而不是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