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恩没有回答。他打开学习面板,将此次行动全程记录上传至全球网络,并附上新指令:
>【启动‘镜像计划’】
>【目标: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五十个‘反向记忆库’】
>【功能:储存被官方否认的真实经历,供后代交叉验证】
>【原则:不设管理员,不设审核,只设一个问题入口】
消息发布十分钟内,已有三百二十七人提交建库申请,涵盖战乱地区幸存者、被驱逐的麻瓜亲属、遭封口的魔法生物权益倡导者……每一个人都带着一段几乎被遗忘的故事。
当晚,希恩再度入梦。
这一次,卢娜不再站在山顶,而是坐在一片星空下的教室里,周围坐着无数模糊身影??有戴着角盔的古代德鲁伊,有手持算盘的东方术士,有裹着星袍的火星殖民地学者。他们共同翻开一本无限厚的书,每一页都是某个时代被焚毁的典籍复原版。
“你知道吗?”卢娜抬头微笑,“真正的知识从来不会消失。它只是等待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刻,重新说出来。”
“那我该怎么做?”他问。
“继续问下去。”她说,“只要还有人在听,火种就不会熄。”
醒来时,天还未亮。祭坛前已有学生自发聚集,正在进行每日清晨的“沉默问答”仪式:一人写下问题投入火盆,火焰燃烧后若升起蓝烟,代表问题值得深究,便会被收录进当日课程议题。
今天第一个问题是:
>“如果所有人都成了老师,谁来当学生?”
希恩走过去,拾起炭笔,在旁边写下答案:
>“永远保持能被说服的勇气,就是最好的学生。”
讲堂钟声响起,新一天的课程即将开始。
远处冰原上,三百名记忆复述者正围成一圈,轮流讲述自己的故事。他们的声音被鹰羽结界捕捉,转化为光波,射向高空卫星阵列,再分发至世界各地的接收终端。在埃及的沙漠帐篷里,在巴西的雨林树屋中,在东京地铁的角落广告屏上,人们默默听着这些陌生人的回忆,悄然改变着对世界的理解。
而在霍格沃茨地下B9层,那扇从未记载于任何地图的石门,微微开了一条缝。
门缝内,一本书静静悬浮,封面无字,却散发着柔和微光。每当有人在远方提出一个真诚的问题,书页便自动翻动一页。
学习面板最后一次更新:
>【传说激活度:26%】
>【全球梦境共享频率提升至每日1。7次】
>【新词条生成:‘提问权’??个体挑战既定叙事的基本自由】
>【备注:南极讲堂今日出勤率100%,缺勤者均为前往各地授课的毕业生】
希恩站在窗边,看着极光再次流转。
他知道,这场战争没有终点。
也没有胜利者。
只有不断延续的追问,如星河般横贯长夜。
而他们所做的,不过是确保每一颗想要发光的心,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