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派眾人皆屏息静观。
泰山诸位“天”字辈,皆是面色凝重。
那天乙道人脸色一阵发白,看著路平演示,竟然呆在原地。
路平演示过一次后,似乎並不大满意,他轻轻摇头,又是思索片刻,剑招再出。
愈发凌厉的杀招围著天乙层出不穷。
天乙却呆若木鸡。
泰山派的许多人已经看得明白。
路平身形连续变换数种,或由快而慢,或者快慢相间,將十八盘的快慢节奏融合在九宫八卦步伐中。
其中的变幻方端,实在是他们平常难以想像的。
“你下去罢!”
过了许久,路平才仿佛发现天乙的存在,他收回长剑,淡淡说道。
天乙仿佛如梦初醒一般,他微微一愜,神情微微犹豫,还是向路平作揖,这才离开场中。
一时之间,延庆观內,喝彩之声此起彼伏。
泰山弟子的神情也开始缓和了不少。
这样的比剑方式,前所未见。
眾人不由得想起华山论剑。
据说华山之上,论剑者们谈武道,比武学。
“论”与“剑”几乎並重。
而今,他们仿佛在开封再次见到论剑的风范。
岳灵珊嘴角微微上翘,一双妙目盯著路平,不由得浮现出一丝笑意。
“路大哥这一次,看起来狂傲,其实以泰山剑法对泰山剑法,还是留有不少余地。”
“故弄玄虚!”人群之中,某位蒙面的女子眉头微,冷哼道。
在坐的各派大佬都是一言不发,神情各异,
方证大师和身边的几位少林僧交换了一下眼神,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出了震惊。
这几位年事极高,都是心禪堂中久不理江湖事务的高僧。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修习易筋经。
他们都明白,练成《易筋经》后,心动而力发,一赞一放,自然而施,不觉其出而自出,如潮之涨,似雷之发。
路司李的內功之中,从劲力的运用上来看,说明他掌握了《易筋经》的一些诀窍和精髓。
这让方证感到匪夷所思。
他不断回想在襄阳和华山情形,可以確定的是,那个时候路司李並无此能为。
那日到访少林,方证从他的內功中也可以感受到,跟在华山时相比,虽有进境,但本质並无变化。
在路平离开少林寺之后,方证便召集这几位心禪堂老僧,共同来到达摩观影石前,揣摩数日,
却是毫无所获。
“唯有空中相看,才见达摩真行。”
路司李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方证不断揣摩,不得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