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大侠別急,笑傲江湖先问问大明律 > 第335章 泰山派的调停(第3页)

第335章 泰山派的调停(第3页)

自国朝以来,汴水淤塞,如今,只有延庆观前小砖桥下尚有些许汴水故跡,开封人称为“臭河儿”。

仅仅有蔡水可以行船。

在弘治年间,开封府开始疏通贾鲁河,其后,贾鲁河航运盛极一时,尤其是朱仙镇,

每日泊船有二百多艘。

朱仙镇有多个船帮,开封江湖人土都清楚,这些船帮皆奉嵩山派之號令。

如今路司李不去嵩山派,却收拾朱仙镇船帮,其中用意耐人寻味。

就在眾人的议论不休中,邸报传来一个消息:少林寺免於清丈。

路平拿著邸报不由的对少林的老和尚增加了几分佩服。

在寺庙清丈田亩一事上,地方官员態度不一,而僧官系统极力反对。

年前,设立在少林寺的登封县僧官,向地方官府要求按照“五台成例”办理少林田亩清丈问题。

五台山的田亩清丈,嘉靖年间就有人试图推动,但被太原知府中止。

万历八年,太原府倒是上下一心,但雁平道又给压了下来。

少林的情况跟五台山差不多。

少林有僧侣上千人,在僧籍的不过二百,其他的都是打著“游方”、“掛单”的名义居住在少林。

如果將僧侣当成纳税者,將有八百少林僧流窜社会,会给治安带来多大压力?

五台山就拿这一点作为幌子,儘是武僧的少林,使用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少林所占的土地,登记的大都是开垦的荒田。

僧官表示,压根就没有多少赋税的价值。

还有一点,在嘉靖年间,少林曾经派出僧人参与抗倭。

少林寺的“免於清丈”还得到了登封县的支持。

从万历元年(1573)起,登封县发布了《为乞怜山僧分豁额外粮差以免外窜事》的告示。

就是以上述理由,免徵粮差。

同样的理由,少林寺最终得到了“免於清丈”的待遇。

其实,沾五台山光的还有恆山派,不过据定閒师太所说,恆山派本身就没有多少土地。

大梁驛。

一间客房中,路平的眼前是一位故人。

少林方证大师的俗家弟子张国栋。

二人喝著武当道茶。

路平的眼前,放著一个个竹筒,皆是张国栋所带来。

“冲虚道长不日到开封府。”

“华山、衡山、恆山三派將到朱仙镇。”

“正帮帮主解风已经回返开封。”

路平拿著一张信笺微微有些出神。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