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会是一群修习葵宝典的太监组成的组织。
由朱元璋秘密组建。
想起群宦如鬼魅一般洗涤明教的情形,路平心中百味杂陈。
一席话解决了他的许多困惑,也让他產生了新的困惑,
最简单的,若有这样武力在,建文帝在靖难中为何不曾经动用?
宫中若一直有《葵宝典》流传,为何无人知晓,冯保见到《辟邪剑谱》,还要喜不自胜?
葵会这些年都在干什么?
时隔二百年,老太监如何感应到乾坤大挪移?
老太监若真的修习葵宝典有所成,为何要困居宫中?
他平復一下心境,试探道:“我与明教毫无关係,什么乾坤大挪移,不过巧合而已。
公公为何识得?意欲何为?”
“乾坤大挪移顛倒一刚一柔、一阴一阳的乾坤二气,为葵会之大敌,故老相传,皆有记载,如何会不识得?何况老太监欲言又止,却好似笑了起来,“小子无须紧张,咱家行將入木,葵会也將烟消云散,你是明教的什么人,是不是来寻仇的,其实咱家一点点都不在意。”
“那样最好。”路平淡然道。
“嘿嘿。”老太监的兴致似乎高了一些:“你若真是明教,咱家其实更为欣慰,当年太祖屠戮明教,葵会出手,確实狠毒一些。
“燕王靖难,葵会两分,有人拥护建文君,有人支持燕王,大打一场,所剩无几。
—遭此果报,也是理所应当。
后有人隨著建文君远遁,湮没於江湖之中。
有人隨新皇帝北上,隱居於宫禁之內·
想来我辈已无遗类。”
老太监似乎想把藏了几十年的话说完,絮絮叻叨说个不停。
路平心中依旧疑问无穷,竟是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
他劳叨许久,才“”了一声道:“小子为何不说话?”
路平趁机问出第一个疑问:“老人家贵庚?”
“你以为咱家是二百年的老妖怪?”老太监笑笑说,“自从迁都后,葵会苟延残喘,只是单传而已,咱家被师父看中,算是第四代传人。嘉靖年间物色一个传人,却为人所杀。小子资质甚好,有没有兴趣做葵会第五代传人?”
路平登时嚇了一跳,他脸色一沉,憋了半天好不容易才说了句:“公公还是在宫中再找找罢!”
老太监嘆道:“怕是没有时间了。”】
帝称:“履端之庆,与卿等同之。”
赞礼官喊一声“山呼”,先是百官拱手加额,接著乐工、在场军校皆喊。
“万岁”之声山呼海啸,许久方熄。
紧接著韶乐起,皇帝起驾还宫。
繁琐的正旦朝会方才结束。
【“结束了。”老太监喃喃道。
“公公好好活著,说不定下次进京,还能再问你一些问题,这般聊天,倒是有趣。”
路平心中响起一阵笑声。
“如今冯保不知道从哪里学来一些葵宝典,教授宫中小儿,今日之势,仿佛当年。
你要怕的不是我,而是他。”
说起冯保,路平嘆了口气,他想起冯保在护国祠的话,不禁提醒道:“公公还是自己多加小心———】
从初一起,有五天假期。
五天之內,京中官民就开始了无休止的拜年和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