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丐帮的“武艺復兴”
一苇渡鯨波,九年面壁心。
精舍山僧在,台禪语深。
佛性应自问,武道岂是寻。
达摩千秋后,依旧得天真。
方证和尚面容消瘦,身材矮小。
和尚参究禪理,求解了悟。
与人解说佛法,妙语不绝。
与江湖中人论江湖中事,鞭辟入里。
一身旧訥衣、僧鞋,平易近人,毫无武林领袖的架子,让人一见便如沐春风,心生欢喜。
相貌庄严慈祥,却又有从容不迫、超然物外的气度,话语中不觉流露出一股威严之气,使人不由得心生敬意。
真阳观的一间静室中。
和尚见到冲虚,一僧一道相见甚欢,寒暄几句,便开始说起江湖事。
方证一声“阿弥陀佛”,缓缓道:“说起来,老訥听说这一消息,也有些心动,郭靖大侠震古烁今的武学,即便不修习,哪怕是见见其中的文字,也是好的。”
冲虚掌笑道:“道兄竟然动起尘心?道兄尚且如此,何况他人?郭靖大侠的武学,若是子虚乌有,反而是江湖中人的福气。”
方证嘆口气道:“襄阳危局,能够这般化解,实在是再好不过。”
忽然,方证白眉一挑,“”了一声,隨即笑谓冲虚道:“来者所修习的內功正大光明,醇正之极,老訥生平所未见,恐怕是路司李来了。”
冲虚一证,微微点头。
片刻工夫,路平已经来到静室。
二人都起身相迎。
“方证大师为何而来?”路平笑问道。
和尚微笑著打了个机锋:“路司李为何而来,老訥就为何而来。”
“方证大师不去衡州,却来襄阳,出家人不当如此厚此薄彼。”
“阿弥陀佛。”和尚合十,收敛笑容,淡然道,“衡州襄阳,在老祸看来都是一样的,衡州路远,襄阳路近,老訥只是舍远逐近,省一些麻烦罢了。”
冲虚听著二人谈话,额角升起两道黑线。
慈祥的老和尚和狡猾的路司李,脾性迥异,操心的事情倒是一样的。
路司李在问和尚,衡州和襄阳的两种江湖秩序你喜欢哪种?
老和尚答的是:你在衡州搞的那一套太麻烦,难以实现,不如襄阳简单。
衡州是对江湖秩序的顛覆,老和尚並不喜欢。
襄阳却是对江湖秩序的修补,老和尚显然倾向於襄阳。
路平笑道:“要是有一个饥寒之人,跑到少林寺中,拆下少林寺的木头佛像当柴烧,老和尚可否捨得?”
方证沉吟一二合十道:“烧些木头而已,又不是毁佛。”
路平听罢欢喜合十道:“方证大师果然得道高僧。我今年冬天,正好要去趟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