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平就在真阳观,看著道士们进进出出,最终將自己所定下的一条条流言散步出去。
这才终於鬆了口气。
只要“郭迁会”能够组建起来,无礼是何人在背后算计,都折腾不出什么浪。
有意思的是,他所利用的,其实就是江湖上的门户之见。
正教和魔教互不信任,正教各派之间也是互相猜忌。
若是真的有人一统江湖,怕是自己就很难折腾起来。
若是路平一统江湖呢?
“老弟这一番折腾,可是遂了你的心愿?”
厅中的武当道士都有些不开心,冲虚苦著脸,清虚的脸色也极其难看,静虚老道则是一脸的尷尬。
“老哥此言差矣。郭大侠义守襄阳,若是连他的墓都无法保全,恐怕没脸再见江湖中人的,不是我路平,而是武当和冲虚老哥吧。”
冲虚默然不语。
清虚和静虚想了想,都发出一声悠长的嘆息。
稍顷,小道士送来素斋。
路平便和武当三虚有一句没一句聊了起来。
说的正是射鵰英雄在襄阳沦陷之后的民间传说。
有的传说说:“群雄击败蒙哥之后,又一十三年,蒙古方再攻襄阳。
郭靖其时已经年迈,却和吕文焕一道,又坚守六年。
吕文焕绝望欲降,郭大侠不允,吕文焕无奈,便设宴斩杀郭靖,献头於蒙古人,襄阳方才城破。
黄女侠闻听丈夫身死,襄阳城破,便在宅中自杀。其子女欲突出重围,却陷於乱军之中,不知所踪。”
有的则道:“文焕守襄六年,古无有也,势穷援绝,为襄阳百姓计,不得已而降。
郭大侠也知道难以挽回,其身死,实际不过是两人事先商量好的。
文焕有『因念张巡之死守,不如李陵之诈降,犹期后图,可作內应』之句。
故而,郭大侠之死,是苦肉计也。
只是元主並非庸主,识破其策,文焕诈降变成了真降。
郭大侠却是白死了。”
而关於郭靖的墓地,更是一个老道一个说法。
这个说蒙古人褒奖郭靖之忠义,便以礼厚葬。
那个说吕文焕早已和郭靖有约,杀郭靖后,感念多年守城之谊,安排了郭大侠的后事这些说法,最离谱的莫过於:“郭大侠的幼子郭破虏,以及郭大侠之孙,其实都託庇於吕文焕。襄阳城中的吕氏,实为郭氏。”
还有很荒唐的说法:“当年郭大侠死后,身无头颅,其后人便用金子,为他做了一个假头,前些年就有盗墓贼到处作案,就是在抢夺这一金头。。”
一个个互相矛盾,不合逻辑的地方,路平还是听出一些端倪。
夜间,观中的消息陆续传来。
流言虽然不过一天,各派掌门和各位江湖人物却都已经开始议论不停。
几日之间,正教中的掌门差不多都来到了襄阳。
甚至包括一直稳坐钓鱼台的方正老和尚。
而魔教,则派来了圣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