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派:剑身较各派略长,剑脊较为纤薄,既適合刺击也適合削砍。
各派用剑,走的是集体定製的路子。
岳灵珊曾经告诉路平,华山派弟子入门的时候,师门会派人“到山下华阴县的铁匠铺打造一把剑”,免费赐与弟子,並在剑身刻上派名和持剑者名讳。
还有一些门派制定了“剑在人在,剑亡人亡”的不合理、不合法派规。
其他的门派大致差不多,除了嵩山派。
嵩山派的用剑总量超过一千把,若是算上左冷禪控制的暗势力,则更加惊人每年嵩山派都会增加一批弟子,这一数目还在上升。
河南l旧时有名剑,其名棠溪,唐元和十二年(817),唐宪宗平定淮西之乱,
摧毁棠溪城,铸剑工艺因而失传。
不过在嵩山脚下,开封府阳城一带,却出现“嵩阳剑”的锻造。
嵩山、少林用剑很大一部分都出於此处。
这却是钟蕙儿向路平透露的。
自从宋元以来,剑的发展趋势就是直身、细长、轻巧。
五岳用剑的最大弊病就是:不能实现程式化、制式化,严重和时代脱节。
这对各派战斗力是一种伤害。
其中以衡山派最为严重。
不仅仅该派弟子就有三种规制不统一的用剑。
而且该派掌门,剑身藏在胡琴中,常常趁对手不备的时候偷袭,这种“琴中藏剑”的行为看似拉风,可如今江湖尽知,偷袭就变得毫无意义,反而会影响自身使剑的速度,要是丟弃胡琴这个道具,该掌门本可更快。
笑傲原时空的铸剑谷一战也是证明。
彼时,嵩山派围攻恆山派,恆山派危在旦夕之时,幸好龙泉城外的水月庵中藏有五把龙泉宝剑。
恆山派凭藉这等利器,既將敌人兵刃削断了不少,又伤了不少敌人,才且战且退,逃到铸剑谷,支撑到令狐衝来援。
可以想像,无论是嵩山还是恆山,剑严重的不合格。
龙泉剑很难得吗?
並非如此,笑傲时空,五岳唯一一次採购龙泉剑,是某派掌门挪用公款给女儿买的一件礼物,取名“秋水剑”,该利器还被该派大弟子打下悬崖。
另外,令狐冲在龙泉城中,看到的是满大街都在铸造刀剑的店铺。
当世有这等利器,“剑派”的领袖们居然视若无睹,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要么就是各派,尤其是嵩山,在剑的採购和定製上存在严重的腐败行为;
要么就是江湖各大门派,实为大明朝最为保守和固步自封的社会组织。
在倚天屠龙时代,江湖工艺是难以企及的存在。
倚天剑、屠龙刀的铸造和修復都是典范。
如今,江湖工艺落后於先进的锻造工艺,表现的已经非常明显。
可他们依旧活在江湖工艺遥遥领先的美梦中。
陈士举面色黑,脸孔方正,眉毛甚是浓密,性格颇为爽直。
路平有所选择地跟他说过几句,那陈士举打量著他,喷喷称奇。
如此看来,龙泉剑行倒是大有可为。
“司李又是衡山小、“论剑”,又是华山大“论剑”,招我前来,岂可不分杯羹与我?”陈士举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