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会刚刚创建,却是千头方绪。
庶务均由恆山派二弟子仪清处置。
包括医会人事工作,协调会首与理事之间的关係,接待各方人物;药典、会刊编撰;东洲岛馆舍、庵房、码头的基础建设工作等等。
这一切,都化为白的银钱支出,最后匯总在一本流水帐册上。
路平看著帐册,打量了一下仪清,很有些感慨。
庶务非常重要。
三派大弟子令狐冲、王惟谦、仪和,原本都有这样的机会,但没有一个合適的。
令狐冲不说,他或许有这个能力,却不会管理这等琐事。
王惟谦痴迷武学,儘管他的武学天赋並不甚高,衡山的小师妹在很短的时间內就可以超过他。
仪和则是性烈如火。
反倒是定閒师太二弟子仪清,遇到事情冷静,能够想到对策,待人接物,考虑的也非常周全,这几日竟然將医会繁杂的事务,安排的並並有条,帐目也记得明晰无误。
医会如此快速开始运转,跟她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当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按照章程,医会的庶务,需要定期向医会的会监匯报开支情况。
路平看了一遍,並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开支。
“甚好。”路平赞道。
仪清微微一笑,仅合十而已。
“阿弥陀佛。”她身后的一位少女却像鬆口气一般。
那少女叫秦绢,只有十五六岁,是定静师太关门弟子,江湖的儿女早当家,
这么早出来跟师父跑江湖,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她看著路平,心中却想:“仪琳师姐说司李很可怕,也不是她说的那般嘛!”
“仪清师父,我此处有一个办三岳少年医武学院的建议,你先看看如何?要是觉得可以,还请转交给定閒神尼。”
仪清接过来一看,先是吃惊,看过之后,却觉得別开生面。
她又合十道:“司李放心,我这就与师父言说。尽力爭取理事会同意。”
这也是医会的章程之一,医会设立理事会,凡有重大之创建,须得经过理事会同意。
目前理事会,由恆山定静师太、华山岳不群夫妇、衡山莫大先生和鲁连荣,
共有五人。
这份少年医武学院,三派低於十八岁的少年共同学习,实际涉及到並派的主张。
但是定閒师太对並派的意见,实则是“贫尼以恆山派传世数百年,不敢由贫尼手中而绝,拒却了贵派的倡议。此事本来尽可从长计议——。”
假如嵩山行事和缓,找到一些对各派都有利,而不是仅仅对嵩山有利的办法,时间一长,定閒其实可以放弃“门户之见”。
路平寻求的正是这种办法。
若是得到定閒的支持,那么路平心心念念的武学院雏形,其实也可以搭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