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佬自古就是如此。在他们眼里,士兵只不过是用完就丟的消耗品罢了。”
听到西科尔斯基的话,康斯坦丁·罗科索夫斯基带著讥讽的口吻答道。他早已忘记自己曾是俄国人,如今已经完全成了一名波兰人。
而在前沙俄军队出身的他看来,无论是沙皇还是否定沙皇的苏维埃,他们对待士兵的方式都没什么两样。
“你说得对。而且苏联有足够的人口让他们这么做。”
西科尔斯基点头道。
“但我们无须畏惧,波兰与立陶宛的儿女们。记住一九一三年!记住坦能堡与华沙的荣耀!鼓起勇气,歼灭那些妄想再次奴役祖国的敌人!”
“wiwatpolska!(波兰万岁!)”
“只要我们还活著,波兰就不会灭亡!”
隨著罗科索夫斯基的领喊,波兰军官们齐声高呼。
果然如同他们的士气一般,苏军在波兰战线上也未能轻易突破,就像在xxx时一样。
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噠!轰隆!轰!
“啊啊啊──!”
“饶。。。。。。饶命啊!”
苏军士兵们一批批倒在德制mg34机枪与四面八方砸下的炮火中,徒然送命。
这也不足为奇。波兰和xxx一样,早就被德国培养成抵御苏联的第一道盾牌。
作为德国的盟友中获得最多军事援助的国家,波兰平原上苏军尸体堆积的速度,甚至比xxx还要快。
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那个不负其名,依旧固守老掉牙的轮番投入战术的伏罗希洛夫。
“你再说一遍,同志。伤亡是多少?”
“。。。。。。十二万,伏罗希洛夫同志。”
“前线军官到底是怎么指挥的!战爭才开打多久?一个月都不到,甚至连几个星期都不到,伤亡人数不是以万,而是直接突破十万!”
当然,伏罗希洛夫並不愿承认现实,只是一味迁怒手下的军官们。
中部方面军的军官们对此只能暗暗嘆息。
他们並非蠢人,早就料到这场战爭不会轻鬆。
即便再自信,在“德意志帝国”这几个字面前,也不得不谨慎小心。
可苏军的损失,却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像,而且增长得更加迅猛。
这其中固然有德意志为首的同盟国准备充分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像苏联空军那般,大清洗让军队的头脑乃至脊樑都被斩断,军官的整体素质急剧下滑。
若如此,至少担任总指挥的统帅该是能人吧?但眼下率领苏军进攻的,却是伏罗希洛夫与布琼尼。
眾所周知,伏罗希洛夫和凯特尔一样,在行政事务上或许还算能干,可一旦握住指挥权,便彻底成了废物;而布琼尼更是个彻头彻尾的老古董,早已无法適应坦克与飞机主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代。
此刻,仍在一线成批倒下的士兵们,若知真相,怕是要流下血泪。
当然,苏联內部也不乏能人,比如高加索方面军司令谢苗·铁木辛哥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此时的铁木辛哥,却与其他司令官不同——他什么都没做。
更准確地说,他是“什么都做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