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群纯粹的人,日夜与农田和作物相伴,没有遭受太多外界人心的污染。
——
解决完种植人手的问题,穆笙又开始发愁入驻在荒园上管理的人员。
这些人需要辅助农田生产工作和农庄的日常运营。
事实上,这个才是难点。
穆笙大致估算了一下,在农用设备不足的情况下,纯依赖人力去开荒并管理二十万亩田地,至少需要征调十万人。
这十万人哪里来?北境本地吗?
然而如今北境开荒的担子已经铺开,穆家农庄和集体农场已经足够消化完本地居民的岗位了,甚至按照她扩张的计划,未来需要外来人员来补充。
另外,她也要考虑到意愿问题。
有谁愿意抛弃建设好的家园,去荒无人烟的荒原上开拓呢?
事实证明,只有像丰都难民那样走投无路的人,才会义无反顾的深入险境。
或者说她期待于丰都转移来更多难民?
这样就太晚了。
穆笙心下一顿,她想到了一个地方。
春城西北角的棚户区!
那些不也是期待着生活能变好的人群吗?
对于这些人来说,棚户区只是境况无奈下的选择,并非安定之所。
至于棚户区占没有异能的普通人居多这个问题,在她这里不是问题。
只要挥得动锄头,拎得上铲子,就能胜任开荒的工作!
穆笙从主城返回到大同镇,立马找崔田说这件事。
崔田沉默片刻,道:“这个想法很好……可会不会动静太大了?”
其实崔田不是没考虑过这个想法。
一方面荒原上有人手入驻,一方面能解决棚户区居民的困窘,简直是一项两全其美的方案。
但问题是,一次性从主城转移这么多居民,必然会引起城主府和火灵会的注意。
不说十万人,哪怕转移一三五千人都免不了大动作。
而他们北境的发展一直在规避一个问题,那就是避免尽早和火灵会及城主府对上。
搞这样居民迁徙的大动作,会违背低调发展的初衷。
穆笙:“……”
暗中转移十万棚户区居民吗?
似乎她手头上正有个合适的‘道具’。
默默从空间里掏出树神赠予她的树芯,穆笙道:“如果我说,我能不让人察觉,一次性悄悄转移十万棚户区的居民呢?”
崔田嘴巴缓缓张大。
——
有这样的办法,那这个方案就是可行的!
即便后面被人发现棚户区居民一夜之间消失,那又如何?
寻不到行迹,也就无从对证。
更何况那些居民原本就是被排挤在外的边缘人,如今除了管委会,没有人会在乎他们的生死。
崔田一拍手:“既然这样,我们管委会尽快安排人去基层组织工作。”
关于这方面,去年和今年冬季前都已经实践过一次了。
穆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