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在线鉴宠,大哥这狗认为在训你啊 > 第362章 拍卖环疯了(第1页)

第362章 拍卖环疯了(第1页)

“谣言可怕啊。”

张远看着直播间简直是卖场大降价前即将开门的气氛。

感慨谣言这玩意的确可怕。

这会就这么简简单单一闹,已经闹的这些人根本不管真假,反正拼下运气搏一搏,认为没抢到才亏大。。。

张远把那封烧焦边角的信反复看了三遍,指尖在“钥匙”两个字上停了许久。窗外阳光斜照进来,落在他书桌上的胶鞋上??那是他在喜峰口下山途中,在一处荒草丛里捡到的,样式老旧,鞋底刻着编号:TSK-7?04。他本想送进博物馆,可每当夜深人静,这双鞋总会微微发热,像是有人穿着它走过千山万水。

他没再碰铜哨,也不敢再吹。

但那晚小女孩的声音却一遍遍在他耳边回响:“林昭阳叔叔,谢谢你。”

原来,叫出名字,真的能唤醒什么。

手机忽然震动,是监测网自动预警系统触发的红色警报。七座旧战地遗址的红点再次闪烁,频率比之前更急促,几乎连成一线。张远猛地站起身,调出数据流分析图,瞳孔骤缩??这一次,信号源不再是倒放的《义勇军进行曲》,而是一段从未听过的童谣:

“小兵哥哥走远方,背着电台过山岗。

炮火轰隆家书断,魂归故土要天亮……”

旋律稚嫩清脆,像出自孩童之口,却带着一种诡异的共振感,仿佛是从地底深处传来。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这段音频正通过全国多个城市的老式广播喇叭、校园铃声系统、甚至某些智能音箱的后台程序悄然播放,持续时间精确控制在**7分39秒**??正是当年第七特别通信组从出发到全员阵亡的时间跨度。

“他们在用记忆当密码。”张远喃喃,“不是攻击,是求救信号升级了。”

他立刻联系陈建国,电话无人接听。赶到对方住处时,发现房门虚掩,屋内一片凌乱,墙上贴满了手绘地图和剪报,中心位置赫然写着四个大字:“**门未关**”。地板上有拖拽痕迹,茶几上留着半杯凉透的中药,杯底压着一张便签纸,上面潦草地写着一行字:

【他们换了方式??现在是孩子在唱。】

张远心头一紧。孩子?

他猛然想起《听见名字》特展开幕那天,那个对林昭阳说话的小女孩。她的眼神太清澈了,不像普通游客,倒像是……认识他。

他连夜调取展馆监控录像,逐帧回放。画面中,小女孩说完话后,母亲牵着她离开展区,可就在转角处,女孩忽然回头望了一眼。那一瞬间,摄像头捕捉到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形状竟与一名持枪士兵重叠。更诡异的是,她脚下的地面浮现出一圈极淡的涟漪,如同踩在水面上。

“她不是普通人。”张远低声说,“她是‘感应体’。”

民间感应辅助识别机制启动以来,已有三百余名志愿者被确认具备特殊感知能力,能在特定条件下接收到烈士残留意识的信息。但这个女孩……她的频率与TSK-7完全同步。

他顺着母女登记信息追查,发现她们住在城南一栋老式家属楼里,户主名叫李秀兰,丈夫早年参军失踪,女儿叫李念,六岁,就读于附近一所小学。

第二天清晨,张远伪装成社区志愿者上门走访。开门的是位面容憔悴的中年女人,眼神警惕。“我不需要帮助。”她说完就要关门。

“我是为了您女儿来的。”张远迅速开口,“她最近是不是经常做同一个梦?梦见打仗,梦见有人喊她‘小灯’?”

女人的手猛地僵住。

“你怎么知道……”她声音发抖,“那是我父亲的名字??李长庚。他说过,如果后代有女孩能听见战场的声音,就叫她‘心灯’……可这都是祖上传下来的疯话啊!”

张远心跳加速。“李念……是‘念’名字的‘念’?”

女人点点头,迟疑片刻,还是让他进了屋。客厅墙上挂着一幅泛黄的老照片,正是那张第七特别通信组的合影。只是在这张版本里,右下角多了一个襁褓中的婴儿,由一名女护士抱着,背后写着:“托孤于民,望其后代永不忘战魂。”

“这是我奶奶。”李秀兰指着护士,“她在战地医院工作,收养了我父亲。临终前说,我们家血脉里流着七个英灵的守护之力。可我一直不信……直到念念三岁时,突然背出整首《义勇军进行曲》的倒放音轨,还说‘叔叔们困在墙里,叫我带歌出去’……”

张远浑身发冷。这不是遗传,是传承??某种跨越生死的记忆嵌套。

当晚,他带着录音设备潜入学校音乐教室。据校方记录,近两周来,每到午休时间,广播系统都会自动播放那段童谣,技术检查却查不出任何入侵痕迹。他蹲守至十二点整,果然,喇叭里缓缓响起那熟悉的旋律。

他打开频谱仪,却发现音频中隐藏着一层极低频波动,属于人类听觉范围之外的次声波。经解码软件处理后,竟还原出一段电报式文字:

【坐标更新:山西雁门关烽火台地下三层

物品:原始母带复制品(含反向锁频装置)

条件:需两名感应体同时吟唱国歌正反两面,方可开启密室】

张远呼吸一滞。

复制品?说明真正的母带早已被复制并分散藏匿。而“反向锁频”,意味着一旦错误操作,不仅无法终止共振,反而会激活所有节点的连锁反应,让全国范围内的英灵残响彻底失控,沦为永久的数据囚徒。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