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我画的人都死了(探案) > 第十八章(第1页)

第十八章(第1页)

怜兰,楚诗怜,姓楚,又长得这番模样,难道她父亲是楚绍元!

当年崔衍尚且年少,与这位官员有过几面之缘,因为楚绍元生的一副谦谦君子模样印象深刻。没想到,真的没想到,时过境迁,他的女儿竟然近乎流落风尘。

崔衍后知后觉权利的碾轧是如此的逼近。

最重要的是,楚绍元正是因为工部侍郎柳景胜的缘故才被牵连!

天呐,崔衍心中暗叹一声,心说这件事情总算开始转机,按照他看公文的速度,就算今天没有认出怜兰,发现两人的关联也是迟早的事。

实在是太巧了,巧到蹊跷。

崔衍随即起身,深深的看了台上的怜兰一眼,转身离去。

回到大理寺,崔衍扑进公文卷宗,一直看到深夜,蜡烛静静地燃烧,一滴一滴熔铸在铜盘的底部,堆积起一片不规则的痕迹。

崔衍从公文中抬头,眼中都是疲惫与惊骇。

虽然公文中写的非常含糊隐晦,但是崔衍仍然凭借着一种诡异的直觉,察觉到了其中令人毛骨悚然的真相。

此案发生时崔衍才十五岁,正被父亲关在府中的偏僻院落“治疗”,所以完全错过了这件事的始末。

只知道皇表兄以不可动摇的决心和让人闻之色变的铁血手腕血洗了朝中逆党,自此开始了彻彻底底的独裁时代。

崔衍的父亲也在这场血洗中元气大伤,退缩幕后,迫于皇帝的压力开始小心谨慎,放松了对崔衍及其长子崔游的控制。

所以等崔衍出来时,这件事仿佛被大家不约而同的遗忘,当时的他完全没有心思了解这些事,于是他没问。所以这次他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这是一场巨大的政治洗牌,死的死贬的贬,流放的流放,牵扯甚广数不胜数。

那么这场七年前的浩劫和如今的金佛藏尸案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崔衍沉思,最终发现一切的线索还是断在了死者的身份上——查不出是谁死了,那么一切又从何谈起呢?

只是崔衍想,一般人失踪早有家人或是朋友前来报案,再不济也该四处询问,寻找一番,怎么这人死了这么久,却悄无声息,没有任何人发现?

忽然灵光一闪,崔衍忽然想起确实有这样一类人,长途跋涉,认识的人也不多,这类人居无定所,数量庞大,失踪了一个两个也不会轻易引起怀疑。

是书生!进京赶考的书生!

家乡遥远的书生们通常会提前几个月不等出发,以预防各类突发情况,顺利参加次年二月的春闱考试,这个时间通常会是一个月到半年不等,波动极大,而且很有可能在途中遭遇意外。

这样的人就算消失了,短时间内也不会引起怀疑!

此时的崔衍感觉自己的手微微抖起来,心跳加快,这是兴奋的表现,他真的非常想此刻就叫人从这方面入手查起,但看着昏黑的天色,还是强忍了下来。

月亮已经高高的悬挂在枝头之上,崔衍躺在大理寺的床榻之上,不由自主开始推测。

这具尸体是个二十五岁左右的青年,如果真的是名赶考书生的话,说明他是个举人,虽然本朝最年轻的举人十二岁,但二十多岁考上也算很有本事,如果根据这个排查,能不能缩小范围?

而且这样年轻有为,难道是和人结仇,或是遭人妒害?崔衍一件件罗列着可能性,慢慢思索。

他的思维渐渐发散。

杀人有很多种方式,毁尸藏尸也有很多方式,可凶手为什么独独将他放入佛像?在这背后又潜藏着怎样的寓意?

书生、歌伎、马奴。

目前浮出水面的人,究竟和案件有着怎样的联系?方向真的正确吗?谁又是真正与案件有关的人呢?

这些都是没有解决的问题。

在繁重的思索中,崔衍渐渐闭上了眼睛。

“衍——”

“衍——”

遥远的呼唤仿佛招魂的挽歌幽幽飘来。

崔衍浑身冷颤,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跪坐在晦暗的室内,视线变得很低,面前是黑木案几,上面寂寞的放着一些笔墨,空气中漂浮着一些残余的冷香。

竹帘被风微微吹动,庭中槐树暗影摇动。

似乎要下雨了。

此时他的身形不知何时发生改变,竟然只有小孩高度,面容也稚嫩青涩起来,而他的心理似乎也跟着被放小了许多许多,在这样的环境下他感到无助,害怕。

起身,仿佛有什么在追赶,崔衍频频回头,身上穿的衣服太端正也太宽松,让他感觉被无形的束缚着。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