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女帝,从招聘诸葛亮开始 > 140150(第15页)

140150(第15页)

皇帝的脸色已不是简单的阴沉,而是一种混合了暴怒、屈辱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惶然的铁青。他登基不过一年,自问比先帝勤政,却为何天灾人祸不断,如今更是连根

基之地都冒出了称帝的逆贼!

关于那伪帝姜戈现在的更多情报,正由兵部尚书跪在下方,声音发颤地汇报着。

“其人于松阳境内推行所谓均田、免赋等收买民心之恶政,更…更网罗了如赵匡胤、霍去病等一众逆将,如今其麾下能战之兵,恐已逾数万之众……”

“数万乌合之众!又是这个姜戈!”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乃是当朝宰相大人,颤巍巍地出列,声音里充满了疲惫与一种近乎麻木的愤怒,“陛下!此獠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先前几次派兵围剿,皆因……皆因将士用命不力,让其侥幸得逞。后来陛下开恩,允其招安,望其迷途知返,不想此贼竟阳奉阴违,借此喘息之机坐大至此!如今更是悍然称帝,此乃对我朝前所未有的挑衅!若不速平,国威何存?!”

他的话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却带着一丝外强中干的虚弱。

速平?

拿什么去平?

立刻有几位大臣出言附和,声音却远不如以往那般响亮坚定:“宰相大人所言甚是!必须严惩不贷!”

“当务之急,是需选派得力大将,统率精锐,一举荡平松阳!”

然而,当皇帝那冰冷的目光扫过武将班列时,那些平日里的悍将们,竟不约而同地或低下头,或移开视线,或假装咳嗽,竟无一人敢主动出列请缨!

死寂再次降临。

毕竟卢将军就是他们的前车之鉴。

一种难堪的、令人窒息的气氛弥漫开来。皇帝的心一点点沉下去。他想起了之前几次对松阳的用兵都是一败再败,如今更是……称帝了。

耻辱!

这是彻头彻尾的耻辱!

朝堂之上,除了无用的愤怒和推诿,竟连一个能为他分忧、敢于领兵出征的人都找不出来了吗?

这些平日里自诩国之栋梁的武将,到了关键时刻,竟都成了缩头乌龟!

是因为惧怕那秦叔宝、霍去病的勇武?还是惧怕诸葛亮的智谋?

年轻的皇帝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这无力感旋即化为更炽盛的怒火。他猛地一拍御案,震得笔架上的御笔乱颤。

“废物!都是一群废物!”他声音尖利,满是挫败感“平日里食君之禄,关键时刻竟无一人为君分忧?!”

消息传到各地藩镇、州郡长官以及拥兵自重的豪强耳中,引发的反应则更为复杂。

一些相对忠诚或谨慎的官员,立即上表朝廷,痛斥姜戈悖逆,并表示愿整军备马,随时听候朝廷调遣,共讨国贼。

但这其中,有多少是真心,有多少是场面话,唯有他们自己知晓。

更多的,则是沉默的观望。

“姜戈……原以为只是个小小的县令,没想到竟有如此魄力?”

某处节度使府邸内,身经百战的节度使看着地图上被标注出来的新朝疆域,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称帝……嘿嘿,这倒是给天下人开了个好头。”他的眼中,闪烁着难以捉摸的光芒。

朝廷的威信,正在被一次次挑战、削弱。

或许,乱世真的来了,而这乱世,对于手握兵权的人来说,意味着无限的可能。

一些较小的割据势力,则开始暗中盘算。

“大哥,朝廷现在焦头烂额,咱们是不是……也该动一动了?”山寨聚义厅中,有人向首领提议。

“动?怎么动?学那姜戈称帝?你我有那个本事和声望吗?”首领比较清醒,“不过……趁朝廷注意力被松阳那帮人吸引,咱们或许可以拿下旁边那个富庶的县城,扩充一下地盘和实力。”

姜戈称帝之举,像是一剂强烈的催化剂,极大地刺激了各地野心家的神经。原本还在隐忍、等待时机的势力,开始觉得不能再等下去了。

消息在读书人中引发了巨大的争议。茶馆、酒肆、书院中,随处可见激烈辩论的士子。

“荒谬!简直是荒谬绝伦!”一位恪守教条的士人痛心疾首,“君臣父子,纲常伦理!区区县令,竟敢篡逆称尊,此乃天地不容!读书人当口诛笔伐,誓死不与这等乱臣贼子同流合污!”

“李兄此言差矣。”立刻有人反驳,“朝廷无道,奸臣乱权,苛政如虎,百姓流离失所!这姜戈能在松阳那片地方站稳脚跟,手下又有那么多大将,必有其过人之处!我等读书,当为生民立命!若其真能解民倒悬,拯民于水火,何必拘泥于其出身?”

“不错!况且,如今朝廷自顾不暇,天下群雄并起,谁能结束这乱世,给百姓太平日子,谁便是真正的天命所归!这姜戈,说不定……”

这样的争论在各地上演。虽然主流舆论仍站在朝廷一边,斥责姜戈为逆贼,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声音开始出现,人们开始好奇这个突然冒出来的皇帝究竟是何等人物,竟有如此胆魄和能量。

而在广大的民间,尤其是在那些深受赋税、徭役、兵灾之苦的百姓中间,消息的传播则带着一种更为朴素、也更为隐秘的色彩。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