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女帝,从招聘诸葛亮开始 > 4050(第26页)

4050(第26页)

第一天自然是要人带着熟悉一下工作先。

姜戈暗自盘算着人选,在这么多人选里,选出一个既要能不说那么多历史给这位少年将军,又要懂得分寸。

还有工作要一致。

黑夫。

熟悉工作的任务就交给了黑夫,主要考虑到黑夫带起来熟悉地方比较方便。这个憨厚的秦朝汉子挠了挠头,对着霍去病露出朴实的笑容。

黑夫知道秦之后是汉,他也知道刘邦项羽吕雉,但是这些和他有什么关系呢?

天塌了有皇帝顶着。

但是姜戈的这个提议,让周瑜皱紧了眉毛。美周郎的眉头拧成一个结,羽扇也不摇了,显然对这个安排颇有疑虑。

“姜县令,秦汉”这两个朝代能放在一起吗?周瑜欲言又止,目光在霍去病和黑夫之间来回游移。

这两个相隔数百年的人相处起来当真能相安无事?

姜戈摆摆手,没事的。打不起来的,历史上吃亏的是秦朝,但是黑夫是个好脾气的,霍去病又是个话少的。她在心里补充道:况且有我在旁边看着呢。

不会有事的。

姜戈这样说着,却还是不由自主地多看了霍去病几眼。少年将军正望着县衙外出神,阳光为他镀上一层金边。

不愿意再耽搁时间。

黑夫温和地冲着霍去病一笑:“我带你熟悉一下。”

得益于朴实的外表,黑夫看上去格外让人感到信任,霍去病点了点头,他需要时间消化。

对于霍去病来说,熟悉松阳县的布局根本不需要一早上。这位可以在茫茫大漠中都能准确找到匈奴王庭的天才将领,只需要了解一下大概布局,松阳县的每一条街道的路就会出现在他的脑海里。

但是,他还是选择跟着黑夫一起,或许是因为黑夫身上那种质朴的气息让他想起了军中的时光,又或许是他确实需要一个人来分散注意力。两人一前一后走在青石板路上,阳光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而姜戈,她又被朱元璋拽去了砖窑。这个总是一身布衣的洪武皇帝对砖窑情有独钟,今天是他亲自负责的砖窑新砖烧好的日子,算得上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值得庆祝。

朱元璋是干一行行一行。

朱元璋到了砖窑都不用说话,那些工人只需要看见他来了一个个像是被班主任看见的孩子,老老实实搬砖干活。有人看见他紧张得连砖都拿不稳,啪嗒一声掉在地上,在寂静的砖窑里显得格外刺耳。老朱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那人就吓得脸色发白。

“老朱,你对他们做了什么?”姜戈忍不住了,这些工人知道找个活儿不容易,很少偷奸耍滑,但是战战兢兢干活和发自内心的勤勉是两回事。

她注意到有个年轻工人手都在发抖,汗水已经浸透了后背的衣衫。朱元璋闻言只是神秘地笑了笑,露出一个和蔼的笑容:“咱对属下向来是很好的。”

很好吗?

动不动就剥皮的。

不过姜戈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和朱元璋争论,说不定老朱真的手下留情了呢。

砖窑的火渐渐熄灭,窑口的热浪仍炙烤着空气,工人们围在窑前,脸上映着未散的红光。朱元璋背着手站在最前方,目光灼灼地盯着窑口,像在等待一场盛大的凯旋。

“开窑!”他一声令下,几个工人立刻上前,用铁钩撬开封窑的砖石。热浪扑面而来,混着泥土与火焰的气息,蒸得人脸颊发烫。

第一块砖被小心翼翼地取出,暗红色的砖体在阳光下泛着沉稳的光泽、边角平整,敲击时发出清脆的声响。朱元璋接过来,粗糙的手指摩挲着砖面,眼中闪过一丝满意。

“好砖!”他咧嘴一笑,转头看向姜戈,“比郑和烧的结实吧?咱改的窑口通风果然有用!”

工人们闻言,紧绷的神情终于松懈下来,有人小声欢呼,有人擦着汗露出笑容。那个先前手抖的年轻工人挤上前,壮着胆子问:“朱、朱大人,这砖能用吗?”

朱元璋把砖往他手里一塞:“你自己掂量掂量!”

年轻人手忙脚乱地接住,仔细端详,又轻轻敲了敲,眼睛渐渐亮了起来:“真的……好结实的砖!”

“那当然!”朱元璋得意地扬起下巴,“咱当年什么样的砖没见过?这窑再改改,烧出来的砖盖城墙都够格!”

姜戈看着他眉飞色舞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老朱,你这砖窑做的比老工匠都好。”

朱元璋哼了一声:“好东西就得往好了做!”他转身冲工人们挥手,“都愣着干啥?赶紧把砖全搬出来晾着!今天加餐,每人多分半个饼子!”

工人们顿时欢呼起来,热热闹闹地开始

搬砖。窑口的热气还未散尽,但此刻的砖窑却比任何时候都显得生机勃勃。朱元璋站在一旁,看着一块块新砖被整齐码放,眼中映着火光,像是一簇希望的火焰。

“老朱,你这砖烧的真好,回头肯定不愁卖。”姜戈看着这些新砖就像是看见了金子,这都可以卖钱啊。

此时姜戈正开心。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