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美强惨宿敌掉马后 > 内斗(第2页)

内斗(第2页)

陆姨娘眼见裴玥和陆书禾的孝心展示完毕,裴辅泽面露欣慰,自觉时机成熟,轻瞟了一眼滕令欢,发现她正坐在自己位子上,并无要起身的意思,她心中一笑,没理会,而是对着裴辅泽说道:

“老爷您瞧,孩子们都多有孝心,知道惦记您,大公子如今日理万机,抽不开身准备什么,心意到了便是。姑娘几个也都懂事,准备这些是应该的,说到底,若没有老爷您在外辛苦奔波,为我们裴家遮风挡雨,我们上下哪能有今日的安稳日子?”

她话锋一转,开始自怜身世,声音放缓,语气柔和了起来,轻轻说道:“说起来,妾身也是命苦,当年不幸失足,落入那见不得人的去处,若非老爷您心善,不嫌弃妾身的卑贱出身,给了妾身一个安身立命之所,妾身哪有今日,每每思及此,都感念老爷恩德,只盼着孩子们都能懂事,别辜负了老爷的苦心……”

这番话,既抬高了裴辅泽,又凸显了裴玥和陆书禾两个姑娘的“孝心”,却独独将正牌嫡女裴璎晾在一边,其打压排挤之意,昭然若揭。

席间气氛微妙的安静了一瞬,二房的几个长辈交换了眼色,心照不宣。小辈的几个有的没注意听,有的没品出其中的意味,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

滕令欢只一听就明白了陆姨娘的用意,内院斗争她不是没见过,滕府人不多,但内院斗争也不是没有。她冷眼看了一眼面前的酒杯,只觉得陆姨娘的手段太上不了场面。

她那心思昭然若是,实为下策。

陆姨娘说完后,滕令欢缓缓站起身。

她并未立刻说话,而是先执起桌上的酒壶,不紧不慢地为自己面前的空杯斟了七分满的酒液,动作丝毫不见慌乱。

她抬起眼,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陆姨娘身上时,那眼神清澈锐利,竟让久经世故的陆姨娘心头莫名一凛。

“父亲一路风尘,辛苦了。”

滕令欢开口,声音清越平稳,带着一种与裴璎往日娇憨截然不同的沉静力量,“适才听陆姨娘一番感怀,女儿心下亦是感慨万千。”

她端起酒杯,并未立刻敬酒,而是继续道,语气仿佛只是在闲话家常,却字字清晰,落入每个人耳中:

“陆姨娘感念父亲恩德,提及旧事。女儿倒想起《左传》有云:‘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又说‘居其位,安其职,尽其诚’。父亲为一家之主,在外为国操劳,在内庇护家族,乃尽其职,尽忠君爱国之诚,方得我裴家今日门楣之光耀,此非一人之恩,实乃裴家累世清名、父亲恪尽职守所致。”

她将裴家荣耀归功于祖德和裴辅泽的尽忠职守,而非简单的“庇护”,算是间接噎了陆姨娘的话。

接着,她话锋微转,目光似是不经意地掠过陆姨娘:

“至于家宅之内,女儿浅见,更当谨记‘家和万事兴’。何为‘和’?非是表面一团和气,而是各安其分,各守其道。”

“长辈慈爱,晚辈孝顺,姊妹和睦,此乃人伦常情,亦是家宅安宁之本。孝心与否,原不在礼物的贵重与新奇,而在于是否发自真心,是否时时刻刻将长辈放在心中,而非临时抱佛脚,更非借此攀比,徒惹是非,失了本心。”

这话就差直接点明了陆姨娘的心思,只见她的脸色已经开始发青,双手虽恭恭敬敬地端在前面,但指尖略微发白,显然是觉得有些局促。

滕令欢却不给她插话的机会,继续娓娓道来,语气甚至更加温和,说出的话却是毫不退让:

“方才陆姨娘提及自身际遇,女儿年轻识浅,也未曾走过姨娘走过的路,故而不敢妄议。只是忽然想起古人亦云:‘君子忧道不忧贫,虑德不虑困。’出身或许无法选择,然立身处世之道,却可由己定。是安于现状、时时自怜自艾,还是克己复礼、以德行弥补不足,为自己、为儿女挣得真正的尊重……这其中的差别,想必陆姨娘比女儿体会更深。”

按理说陆姨娘入裴府已经有些年头了,如今却还在拿自己的出身来卖惨,这显然不是一次两次了。

滕令欢虽年轻,但阅人无数,这些心思还是能看出来的。

陆姨娘的脸瞬间煞白,手指紧紧攥着帕子,指甲几乎要掐进掌心。

席间一片死寂,裴辅泽和二叔裴以礼再迟钝,也听出这话里的火药味了,脸色都变得有些严肃和不自在。

裴辅泽放下酒杯,开口道:“阿璎长大了,此番去青州,路途艰辛,但归家后能见到你们几个,便觉得一路奔波不算什么。今儿是家宴,就不说那些有的没的了,大家自在一些便好。”

话说得体面,场面上的尴尬氛围一下子消减了不少。

裴珩执杯的手停在半空,目光深邃地看向滕令欢,眼底掠过一丝极深的诧异。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