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女子一旦入宫,一旦被册封为妃嬪,便是皇家之人,
而一旦成为皇家之人,和娘家虽说还是亲戚,但依照大乾礼制,在正式场合,便不再是亲戚,
而是份属君臣了。
也就是说,娘家的喜事,或者是丧事,宫中妃嬪只能赐下礼品,亦或者是赐下祭品,是绝对不能亲身前来的。
就拿贾迎春来说,她现在是靖妃娘娘,而贾璉又是她的亲哥哥,她若是到了灵堂之上,到底是跪拜,还是不跪拜?
她若是跪拜,便是以君拜臣,有损天家威仪。
可她若是不跪拜,难免又会让人觉得她不敬兄长,不念手足亲情。
故而贾母听闻贾迎春来了,才会心中大惊,
与此同时,贾母心里也明白,迎春今日能回家祭奠兄长,定然是陛下恩准了的。
也就是说,这也是陛下赐给她们荣国府的一道恩典。
想来陛下既然能让迎春来,便有妥善处置的法子。
毕竟以陛下的行事风格,在这个时候,陛下是不会让贾家为难,不会让她这个老太太为难的。
贾母连忙让鸳鸯扶著她去前面灵堂,说不得这段路,又得让贾母再出一身的虚汗了。
再说灵堂之內,那些男客们都已经祭奠过了,李守中和贾环等人,陪著他们去前边用饭不提。
故而灵堂里,这会儿全是女眷。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这么多的女人聚在一起,不说几句閒话是不可能的。
而她们此时谈论,甚至是嘲讽的对象,有且只有一个,那便是王熙凤。
亦或者说,她们之中的绝大多数人,今儿就是来看王熙凤笑话来的。
当然,她们一个个也都是名门之后,自身的体面还是要顾及的。
故而她们也不是明著嘲讽王熙凤,而是暗戳戳的说一些,表面看起来是同情王熙凤,实则却是嘲讽奚落的话。
比如说什么,待会王熙凤来了,咱们千万可別冷著一张脸,还得像以前那样笑脸相迎,可別让人家觉得,咱们瞧不起掖庭罪奴云云。
还有说什么,王熙凤现如今啊,天天在掖庭刷马桶,每日里浆洗衣裳,听说从早干到晚,连一会儿都歇息不得,那双手啊,肯定是没法子再看了。
待会见了王熙凤,可得把咱们这保养得像葱段一样鲜嫩的双手,给藏进袖子里去,当心露在了外面,刺激到了人家巴拉巴拉。
还有人说,待会王熙凤来祭奠贾璉,咱们可別哪壶不开提哪壶,千万可別问人家,你都被退了亲事,如此奇耻大辱,干嘛还上赶著来祭奠,可不能往人家的伤口上撒盐啊!
这些话听著都是好话,但是从她们嘴里说出来,便只剩下了四个字。
幸灾乐祸。
就在她们表面上同情王熙凤,实则极尽嘲讽之能事的时候,贾迎春,王熙凤,汪安三个人,一起出现在了灵堂门口。
不管是贾迎春,王熙凤,还是宫內大监汪安,这些贵妇人都认识,故而当她们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她们脸上那表情,就別提有多精彩了。
当她们看向贾迎春的时候,一个个又是羡慕,又是嫉妒,更多的则是感嘆命运之无常。
想想贾迎春,前些日子她还是罪人之女,还是被孙绍祖退了亲事,被满京城嘲笑奚落,说她是嫁不出去的老姑娘。
谁也没有想到,因为贾璉阵亡在了东南前线,这贾迎春竟然因祸得福,一夜之间,竟然摇身一变,成了靖妃娘娘,成了皇帝的女人。
这上哪说理去啊!
看过贾迎春之后,她们又看向站在贾迎春身后的王熙凤。
只见王熙凤穿著一身极为淡雅肃穆的衣裳,周身上下不见半点首饰,这些倒都还在她们的意料之中。
可是让她们大为惊论,甚至是大失所望的是,王熙凤此时並不是她们想像中,那个面容枯稿,
皮肤粗糙,双手红肿裂,形同老姬的样子。
此时此刻的王熙凤,她那裊娜多姿的身段,她那明艷照人的容貌,还有她那恍若神妃仙子的气质,和五年前比起来,似乎更嫵媚,更出色了。
看到这个样子的王熙凤,这些个勛贵人家的后宅妇人,一个个面面相,满脸满眼的难以置信之色。
王熙凤不是掖庭罪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