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出了银子,来这里看看也在情理之中。
要不是因为军器局费太多,国库又出不起这个钱,四年前皇帝將兵仗局和火药局合二为一,並且交由內廷管理,他们也不可能同意。
將这些前因后果理顺之后,李守中等人纷纷心想,既然的都是薛家的钱,那这位薛氏女家主,別说过来看看,就是天天住在里面都行啊!
放眼天下巨富,只要你愿意出钱,除了不能卖官爵,让你去当官,其他礼遇,李守中等人即便再迁腐,也愿意给,而且很乐意给。
只因他们现在当著大乾的这个家,知道大乾財政艰难,每年岁入想要多增加一百万两,简直比登天还要难。
前年山西大旱,国库无钱賑灾,李崇由內帑拨了七十万两賑济灾民,可还是不够。
堂堂內阁首辅李守中,不还是放下顏面,以一代大儒之尊,为江南数位富商,书写墓志铭,书写家谱序言等等等等,为国库赚了几十万两银子,全都拿去賑济灾民了吗?
当时朝野震动,骂李守中见钱眼开,为了几个臭钱,连读书人的体面都不要了,枉为一代大儒的读书人不知凡几。
更有人堵著李守中的大门骂,晚上还往他家门口泼了大粪。
这待遇,与当年身败名裂的胡玄机相比,已然不多让了。
那个时候,面对朝野质疑,面对汹汹议论,李守中不也唾面自乾,不予理会吗?
故而当李守中听了张所言,得知薛家出了几百万两银子,襄助皇帝建了军器局之后,李守中等人面色为之一变,原本一脸的不悦之色,也纷纷换成了笑顏以待。
“女家主之义举,於国有功,可留名於青史矣,老夫佩服之至,老夫代天下黎民百姓,谢过女家主了。”
说著,李守中便朝薛宝釵轻施了一礼。
李守中乃內阁首辅,一代大儒,刚才他说薛宝釵不该来此,薛宝釵可以不予理会,权当他是在放屁。
但现在,他当著这么多人的面,给薛宝釵行礼,顿时把薛宝釵给整得面红耳赤,又羞又愧,连忙还了一礼,紧忙躲在李崇身后。
薛宝釵躲起来的意思是,您老人家的这一礼,小女子我无福消受,您还是歌了吧,当心別折了我的寿数。
其他朝臣见李守中向薛宝釵行礼,也跟著有样学样,也要给薛宝釵行礼。
不料却被李崇挥手制止。
“朕今儿带了她来,不是显摆她的功劳,更不是让你们来拜她的,还有其他事情,稍后你们便知道了,都別在这站著了,进去瞧瞧吧!”
军器局的护卫和门禁之森严,无疑比上午去的那座庄子,还要严格数倍不止。
李崇等人连过五道关卡,接连查验了腰牌,批条等物,这才让他们进入其中。
其间还有一道小插曲,只因李守中有抽菸锅的习惯,方才守卫门禁的东厂太监,在查验眾人之时,將李守中的火镰和烟锅都给收走了。
並且明言告知,此地严禁菸火,往后再来这里,这些火镰和烟锅便不要再带了。
堂堂內阁首辅,被收缴了火镰和烟锅。
哈哈,此事一旦传扬出去,估摸著又会是一桩笑谈,亦或是一桩美谈。
李崇对此甚是满意,警了眼裘世安,给了他一个嘉许的眼神。
眾人先来至製作火药的地方,负责此处的太监,专门在一处空旷的试验场,將以前的旧式火药,和现在的新式火药,挨个点燃,让大家能极为直观的看看效果。
李守中等人虽为文官,但久在朝堂,对这些东西並非完全的一窍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