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爵位会降等承袭,也就是说他贾蓉,以后只能是承袭一个四品轻车都尉的低等爵位。
而人家贾蔷,却能承袭一个一等镇国將军,和东府大老爷一般齐。
唉,要不是怕贾珍打死他,贾蓉都想去给焦大当儿子。
別说当儿子,就是当孙子,当重孙子,他都愿意啊!
贾蔷就这么依照贾珍的吩咐,每日去子爵府伺候焦大,这一伺候,这一耗,便耗了整整四年。
而同样耗了四年的,还有皇帝和他的一眾文武大臣。
四年前,胡玄机死后不到两个月,三等公史,和林如海在南直隶剿灭水匪,將苏家,陈家等四个世家大族,尽皆满门抄斩的消息,便传回了京城。
满朝文武大臣,尽皆大哗。
那些出身南直隶的官员,更是將史和林如海视为仇。
甚至有人上摺子弹劾史和林如海,说他们滥杀无辜,残害士绅,要將他们革职下狱李崇费了好大的劲,才將此事弹压下去。
而抄家得来的那些產业,李崇也將其全部作价入股了薛氏商行。
从此之后,李崇便成了薛氏商行的大股东,而薛宝釵,则成了小股东兼ce0。
经此一事,满朝文武达成共识,皇帝是少年英雄,这样的皇帝更容易穷兵默武,其危害甚至比昏君更可怕。
尤其是李崇,不经过朝堂共议,便私自派京营兵马南下,更是让这些人怒不可遏,
所以兵部尚书一职,绝对不能是皇帝的人。
皇帝现在手里有兵,要是兵部也成了他的,那皇帝岂不是想干什么,便能干什么?
这样一位不受任何约束的皇帝,简直太可怕了。
而那个兵部右侍郎耿思远,便是皇帝的人,他想升任兵部尚书,下辈子吧!
说来可笑,这次支持皇帝的,反而大多都是原先的胡玄机一党。
就好像胡玄机死了之后,李崇便拿了胡玄机的剧本似的。
政治游戏,真心荒诞,完全没有道理可讲。
李崇一连召开了四次廷推,想让耿思远升任兵部尚书,结果都被那些人给挡了回来。
李崇也恼了,既然朕推举的人,你们不同意,那你们举荐的兵部尚书,朕也不同意。
那就让兵部尚书一职,一直空著吧!
反正兵部右侍郎耿思远是朕的人,即便没有这个尚书的位置,朕勉强也能让兵部为朕所用。
兵部尚书一职空悬,李崇和满朝文武谁也不退让,这一耗,便耗了四年。
这四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
李崇拿著胡玄机留给他的那本小册子,兴起了好几场大狱。
刑部尚书黄光昇,大理寺卿陈,左都御史閆茂青,右都御史罗文龙,这些个贪官污吏,都让李崇给干掉了。
现在的朝堂,除了兵部尚书这件事,满朝文武死不退让,其他事情他们还是比较听话的。
李崇的新军,也编练成军了,两万人,掛靠在御马监之下,由裘世安负责日常管理训练。
经过四年时间的打磨,这支只忠诚於皇帝的新军,毫不客气的说,其战力已经远超京营五万兵马。
至於是不是大乾第一战力,还得经过实战的洗礼和检验才能知道。
这几年,李崇又抄了几个家,抄来的產业商铺,也都交给了薛氏商行。
而薛氏商行在薛宝釵的管理之下,也不负李崇所望,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每年都能给內帑上交一百二三十万两的分红。
可以说,薛家这只小金鸡,已经让李崇给养成了大金鸡。
人家薛家每年上交那么多银子,让薛姨妈继续待在掖庭,便不是很合適了。
故而李崇让薛姨妈来他的乾清宫,当了一个管教嬤嬤,日常照顾他,也顺便照顾薛宝琴。
而这一日,再过两个月,便年满十五岁的李崇,又一次来到郊外的薛家別院,来看他的赚钱小能手一一薛宝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