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愿意承受这短暂的战力损失。
他这只蝴蝶扇动的翅膀虽然巨大,但想来也不至于在半年之内,就让后金的铁骑再次叩关,兵临北京城下。
而只要外敌不至,在内,那三千被他牢牢攥在手里的净军,只要不出手,就永远是压舱石。
存在,就是他们最大的价值!
这也是他清洗宫中势力时,只动了净军部分高层,却始终没有遣散这支武装的根本原因。
不像历史上的崇祯,刚一登基,手里没掌握任何一支绝对忠诚的武装,就急急忙忙将这支前任皇帝最精锐的亲军遣散,简直是莫名其妙。
如今操练了二十一天后,再过十日就将进行第一次月考。
等到第一次月考结束后,第一批真正的把总才会产生。
再三十天后,第二次月考,千总才会产生。
再三十天后,第三次月考,一营主将才会产生。
一共九十天,他要让这只军队从上到下习惯这种规章条文,日日考校的氛围。
让每个层级的武官,一个个真正凭借能力从底下冒出来。
哪怕是岳飞放到他面前,他同样也是如此行为。
他要让这数千人马明白,他朱由检这里,能者上,庸者下。
如今想要出头就拿汗水去换。
等后日,要出头就更要拿顶上头颅去搏!
这比直接拿起某张武将卡,不管不顾就把他按到主将位置上,再让他去点石成金要靠谱太多了。
而今天这场临时的加考,却不是为了挑选主将的。
而是为了向他们要一份投名状,一份在他进行第三次日讲之前必须拿到的投名状!
纳得此状来,才算入了朕的门槛,才有未来的荣华富贵,封妻荫子!
朱由检收回目光,低头看向御案。
上面,各种试卷已经分门别类,收拢得整整齐齐。
徐应元见状,连忙躬身趋步上前,低声禀报道:
“陛下,今日参考人数共计一百五十一人,考卷都已在此。”
“将官们来源各异,奴婢将他们按照来源军镇,分为了十一份,其中九边各镇有十份,京营一份。
“每一份答卷中,奴婢将各镇的情况大致总结成了册子,附于其上。”
“另外,按照陛下之前的说法,一些对比后明显有问题的,都贴了绿条来做标记。”
“做得不错。”朱由检满意地点了点头。
和四大天王有五个一样。
九边其实有十五个……
只是其中有五个是陕西军镇,路途遥远,估计还要十来天才能赶到,是故目前才只有十镇精锐到此。
他的目光在几迭案卷上逡巡片刻,最终,拿起了最左侧那堆,属于辽东镇的答卷册子。
封皮上,是徐应元清秀的字迹——《辽东镇贪腐情弊总结》。
是的,这次考试,或者说这次“摸底”,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贪腐”!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