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转战去了书院,只可惜没遇到书院的院长,只能将礼品交给了管事的。
又去采买了王婶子和王婷婷喜欢的东西后最后才去了里正家。
房子装扮得年味很浓,但两老口的脸色却没那么开心,在看到陈耕年他们来了之后才好看了不少。
这一打听才得知两老口这是想儿子了。
“以前每两个月就会寄一次家书回来,可这次已经快一年没来任何书信,我们写过去的也都是石沉大海…”王婶子哽咽着抹眼泪,长满皱纹的脸上全是担忧之色。
陈月桃挽着她的胳膊轻声安慰。
平日里最是权威的里正如今看起来也比往常要老了许多,王婷婷安慰哪边都不是干脆自己也坐在一旁默默掉眼泪。
她也很想兄长…
整个屋子的气氛太过压抑、沉重,里正深深叹了口气才开口喊王婶子和王婷婷带着大家去吃饭。
有阿宝这个嘴甜的在,一顿饭吃下来气氛算是轻松了不少。
吃过饭后陈耕年和林清安陪着里正喝茶,陈耕年状似无意提及如今的局势也说明要歇了铺子的心思,里正很是赞同这个决定。
“如今局势严重,我们这里还算太平,但也不能保证能一直这般平静,所以你们如果生活上已经够吃饱穿暖那确实可以避一避。”
“那里正叔你们呢?”
里正的话音刚落林清安就问了那么一句。
里正笑道:“我们在这里住了一辈子了,而且我大小也算是个有职务在身的人,也不好随便离岗,再加上近期临王亲自加入了这场平定之路,说不定很快就会好的,我们就不麻烦了。”
即便里正不说另外一个原因,其实林清安和陈耕年都明白,他这是不想走了之后收不到孩子寄来的信件。
本来就是不太确定的事,所以林清安和陈耕年也没再劝。
一家人少留了会儿就离开去镇上逛完采买。
这次买的东西很多,吃穿用度几乎都买了个遍,还有锅瓢碗盏和刀具什么的更是买得不少,甚至还买了桌椅板凳好几套,特别是棉被和衣服更是买了不少,算下来每个人差不多买了几十套。
那是大单子,不能在一家铺子买,所以镇上大大小小的铺子都买了个遍,为了不让人怀疑,每买一堆林清安就到无人的巷子悄悄收进百宝袋里,逛到最后也就只剩下一些小零嘴。
就连阿猛要的烧鸡都放进了百宝袋里。
一群人并没在镇上留下来过夜,天黑才赶回村里。
接下来的几天又是继续在村里摆烂,家里时常有人串门,都是陈月桃玩得较好的人,也有些心地好的叔婶上门来找陈耕年玩。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年初七,里正派人带来书信说铺子有人买,所以林清安他们在初八的早晨就去了镇上。
刚好林言风他们也是初八开学,所以也就一起上去。
其实这次上去也是为了和书院的学生告个别,因为是林言风自己主动提出的要退学。
林清安和陈耕年犹豫了许久才顺从他的决定。
毕竟他们都回去了也不好把两人留下继续读,本来就是为了躲战事,将两人留在这里又算什么呢?
商量之后林清安和陈耕年一致决定如果战事迟迟不结束,那就为二人请个夫子在家里教。
转铺子的事情很顺利,租金没剩多少,能转的也就铺子里剩下的东西和一些家具而已。
盘铺子的是一对朴实的中年夫妻俩,两人都自称是附近村落的人,林清安见他们老实,所以在和陈耕年商量后就才要了十两银子。
夫妻俩摸着鼓囊囊的荷包高兴得连声道谢。
因为林言风和阿宝还没退学,所以林清安跟他们说两日后才搬出去。
想着也没那么急,所以今日没有去给林言风他们退学,两人应该也有不少同学要告别,多给他们留些时间也挺好。
所以一整天林清安和陈耕年都在铺子里收拾,把该带走的都收进百宝袋,最后只留下两张床铺。
下午的时候里正派人过来叫陈耕年去帮忙,具体是什么他没说。
陈耕年走后就只有林清安一个人在铺子里。
林清安正在做饭时阿猛来了。
林清安瞧着它捞起一把瓜子就站在椅子上开始不紧不慢嗑瓜子,于是出声揶揄道:“哟~不是说要在家和百福玩吗?我的师兄怎么食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