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青箐欣慰,宋照终于把对门一家当好朋友了。
“好呀,那得订个大桌子。”
……
火车上,云俪抱着软糯香香的小宝宝,躺在卧铺上睡觉,徐灵芝把儿子拉到过道里说话:“你发现了吧,汤圆妈妈没提钱的事。”
季成田愣了下,反问:“什么钱?妈,你啥意思?”
徐灵芝解释:“就是带小远的钱呀,上次给了一次,我就没再给了,他们也没提。”
季成田实在头疼:“妈,你缺这两个钱吗?纠结这个有啥意思?”
徐灵芝有她自己的道理:“之前是之前,那时候小远是暂时放在那边,伙食费、工费,肯定是我们给,现在小远归爸爸,我们出钱给别人养儿子,总觉得怪怪的。”
季成田劝道:“你这样计较,云俪知道了要生气。”
徐灵芝说:“那回头我打个电话,给汤圆妈妈提一句,我估计他们不会要我们的钱。”
季成田说:“他们现在确实不缺这个钱,我看宋厂长那人,小气又傲气,小远户口虽然在我们家,但归他养了,他就不会要这钱。”
徐灵芝点头:“对嘛,回头我打个电话,也好在云俪这儿有个交代。”
季成田默认了:“小远跟他爸过,其实比在我们这边好,我看汤圆妈妈是个直性子,孩子在那边,大亏是吃不了的。”
徐灵芝说:“我知道,我没说她不好,我就是不想你帮别人养儿子,不是钱的事。”
季成田叹气:“你这样,以后晓音和小远,和小弟弟都不亲了。”
徐灵芝突然有点后悔了,是哦,那是两个特别聪明的孩子,以后肯定有大出息,她亲孙子多个姐姐哥哥疼爱,总比没有的强。
……
没过几天,聂青箐收到一张六百块的汇款单,指名是给小远的生活费和带他的工钱,还给晓音打了电话。
这下,晓音知道了,原来带弟弟的钱,已经拖了半年没给,半年前,是爸爸和青箐阿姨,垫付的这钱,给了桂枝外婆。
晓音说:“青箐阿姨,这事别跟桂枝外婆说,可以吗?”
聂青箐答应了:“当然可以呀,我本来就没打算说。”
这对父女俩,都是先说结果,再解释理由。
聂青箐已经猜到们心里想的,不用晓音解释,帮着她说:“你是怕桂枝外婆伤心,我知道的,我们不说。”
宋照气的要把钱给退回去:“肯定是谁点拨了他们,孩子不用他们带,出点钱,就能让她孙子将来多个好姐姐、好哥哥,做梦,这钱我们不要!”
何必呢,退*钱回去,云俪知道了怎么办?
“小远没有变更抚养权,户口还在云俪那儿,你不怕人家随时变卦,给他带走呀,看那会你还凶的起来不?”
宋照无言以对,真心心疼人的,就要受这气?
“太气人了。”宋照是真生气,也佩服聂青箐这样都不生气。
聂青箐看着汇款单的数字,这就是钱哪,谁看到钱会生气?
她哈哈笑:“感情用六百块买得到吗?晓音心里有数,小远本来就喜欢这边,别气了,白得六百块,看来今天还是得下馆子庆祝。”
……
天冷了,宋照不太想让她晚上摆摊,聂青箐舍不得,只要隔一天出去一次,摆上三个小时,就能挣二百块钱,不做到过年,她都不会收的。
何淑梅一样:“谁跟钱有仇呢?这么容易就能挣到二百块,谁都别想拦着我们。”
宋照和虞正民顾不着男人的面子,晚上都陪着出摊,一陪三个小时,又比之前更轻松些,到月底一分钱,比上个月多了几十块,大家下了顿馆子。
……
摆摊能挣到钱,但一些厂子的效益却在下滑,包括聂青箐他哥的食品厂。
晚上在家吃饭,看到她哥闷头吃饭不夹菜,也不说话,聂青箐就问:“哥,你们厂这个月的工资,还没有发吗?”
聂卫斌没有力气回答这个问题,只是点点头。
还是郑芳穗说:“上个月的都还没有发呢,要不是给你们看孩子有收入,真不知道怎么办了,他们食品厂之前效益多好,怎么说不行就不行了呢?”
这个问题宋照清楚,厂子管理松懈,生产效率低下,从上到下,都抱着大锅饭的心态,哪里比得过现在的私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