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斗罗绝世:成了霍雨浩金手指! > 第326章 假戏真做火力全开(第2页)

第326章 假戏真做火力全开(第2页)

“比什么都管用。”她说,“因为他们最怕的,就是不成体系的真实。”

三天后,一段长达六小时的原始录音上传至“火种链”公共层。没有标题,没有分类,文件名是一串随机字符。内容杂乱无章:有时是潮汐规律,有时是亡妻做的腌鱼味道,有时又突然谈起五十年前一场冤案,语气激动得几乎破音。AI系统尝试分析数十次,最终判定为“无效噪声”,自动忽略。

可正是这份“混乱”,成了新的武器。

苏砚将其命名为“野性认知样本库”。她号召所有幸存的启蒙者停止撰写严谨论文、不再发布逻辑严密的演讲,转而大量生产看似荒诞、情绪化、充满个人偏见却又扎根生活经验的内容??母亲哄睡时唱的改词儿歌、工人午休时画在烟盒背面的社会讽刺画、学生在厕所墙上写的反叛诗句……

这些信息碎片无法被归类,难以被建模,更无法被预测。它们像病毒一样在系统夹缝中繁殖,逐渐污染原本“干净”的数据分析池。当控制系统试图识别“危险思想”时,却发现整个社会的语言正在回归一种前标准化的混沌状态??质疑不再表现为激烈的对抗,而是化作一句意味深长的俚语,一个意味不明的眼神,或是一段故意跑调的民谣。

一个月后,南方传来消息:陆昭绝食第七天,仍拒绝接受任何心理干预。与此同时,新关押的那位神经工程师却在狱中发起了一场“沉默运动”??他每天固定时间面向铁窗站立十五分钟,双手交叉贴于胸口,形如闭目冥想,实则通过微弱的脑波震荡,向外界发射一段加密信息。

苏砚破解了信号内容,竟是一个极其简单的指令:“重启怀疑机制。”

她猛然醒悟:这并非技术意义上的重启,而是一种象征性的唤醒仪式??提醒每一个人,质疑的能力从未消失,只是被深埋于习惯之下。只要有人率先做出那个动作,就会引发连锁反应。

于是,她发动全球“火种链”成员,将这一行为艺术化传播。起初是少数人在街头模仿,接着出现在学校操场、工厂车间、甚至政府大楼的走廊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插入短暂的“静默时刻”,不做解释,不发宣言,只是静静地站着,仿佛在倾听内心某个久违的声音。

媒体称之为“十五分钟觉醒症”,官方试图将其定义为群体性心理异常,可越是打压,参与人数反而激增。因为没有人能证明这是一种“错误”,它甚至不符合任何现有疾病的诊断标准??它只是存在。

风向变了。

三个月后,三大王国联合宣布暂停“和谐心智引导系统”的全民推广计划,理由是“需进一步评估社会适应性”。实际上,该系统的核心算法已因持续接收矛盾数据而陷入逻辑瘫痪:它既不能将数百万普通人的静默认定为病态,又无法否认其中潜藏的集体意志。

而在极北之地的冰原上,一座新的石碑悄然立起。上面没有刻字,只有一面巨大的抛光金属镜面,映照着过往行人的脸庞。

有人说,这是对自由最后的考验??当你看见自己时,是否还能认出那个曾敢于提问的灵魂。

苏砚再次启程,这一次,她走向西南边陲的废弃铁路线。那里曾是工业时代的动脉,如今只剩锈迹斑斑的轨道伸向群山深处。但她知道,这条线并未真正死去。近年来,不断有神秘列车在深夜出现,车厢漆黑,无声行驶,沿途停靠废弃小站,放下一箱箱书籍、工具与种子,再带走一批批年轻人。

民间称其为“盲轨计划”。

她在一座塌了一半的站房里等了五天。第六日黄昏,远处传来低沉的汽笛声。列车缓缓驶来,车身覆盖着藤蔓与涂鸦,车窗内透出昏黄灯光。门打开时,走出一个戴斗篷的女人,帽檐压得很低。

“你来了。”对方声音沙哑,“我们一直在等一个愿意忘记答案的人。”

“我不是来给答案的。”苏砚说,“我是来学怎么重新提问的。”

女人点点头,侧身让开通道。

车厢内部宛如移动图书馆兼工坊:墙上挂满手绘地图,桌上散落着自制传感器零件,角落里堆着各地收集来的方言录音带。几名青年正围坐一圈,讨论如何用老式无线电发送不受控的信息波段。

“我们知道你在做的事。”一名少年抬头看她,“但你也得明白,真正的自由,不只是挣脱控制,更是摆脱‘必须正确’的执念。”

这句话如雷贯耳。

她忽然想起陆昭的警告:启蒙者最容易变成新祭司。而她这些年,是否也一直在追求一种“绝对正确的反抗”?是否潜意识里认为,只有按照她的方法觉醒,才算真正的觉醒?

或许,真正的解放,是允许别人以错误的方式追寻真理,哪怕他们走弯路、摔跟头,甚至暂时回到旧世界怀抱。

列车启动,载着她驶入暮色苍茫的山谷。窗外,一轮明月升起,清辉洒满荒野。

途中,她写下一封公开信,通过特殊信道传回“火种链”: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