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昌自是能猜到那纸上写了什么,他握紧手,不想让贾骁的得逞。
贾骁阴恻恻的道:“再不松开,可不是几鞭子的事了。”
话落,柳昌还是没有反应。
贾骁也懒得废话,一鞭子落下,柳昌瞬间松开手,贾骁摁住手指在认罪书上按下手印。
柳昌不由的破口大骂:“齐祀,你个卑鄙小人,你屈打成招!”
这是柳昌的骂出口第二句了,贾骁不由的去看太子的脸色。
——纹丝未动的脸色。
“每天十鞭子,人活着就行。”
话落,齐祀往外走,贾骁跟上,身后侍卫将柳昌松绑,送回牢中。
“等周常回来,就将这份认罪书张贴出去,若是有人来问你——”
齐祀脚步一顿,看向贾骁。
贾骁还没弄清楚太子想做什么,只能猜测着到:“臣就说是柳昌自己认下的,但殿下仍心存怀疑,随后臣将来询问的名单交给殿下。”
贾骁聪明,和他说话倒是不用费神:“柳家男丁里面有一个叫柳林的,三日后他留下。”
太子想保人,最是简单不过。
贾骁应下。
日落西山,齐祀出了衙署,回王宅。
到了西院,齐祀沐浴更衣,刚出屋子,正巧遇见了来为王静淑求婚事的王同。
王同无事不会来西院。
齐祀脚步一顿,叫人进屋。
王同行了大礼:“殿下,草民斗胆,想为小女求一桩婚事。”
“说。”
王同抬头:“松山县典史余咏。”
这个名字齐祀不陌生,余咏是举子出身,但因资历尚浅,且家境贫寒,被调到了松山县做典史。
在柳昌手下待了五年,松山县没被柳昌糟蹋完,余咏功不可没。
他正有将余咏调任为县令的想法。
王家选女婿,有点眼光。
这个人选,是王同亲自选的。
王夫人准备了三个人选给王同,无一例外,都是罗州赫赫有名的好门第。
官商门第本就悬殊,靠着太子嫁进高门大户,只是一时的风光,可人后是不知要吃多少的苦头。
光光是那家中的长辈,就令人难以招架。
王同当即就决定,这人选他来选。
这两日,王同可是将罗州适龄的儿郎都翻了个遍,都没找到合适的。
猛一听说,这松山县典史老母病重,眼下着急成婚。
王同就派人去打听了一番。
这典史,科举出身,在松山县颇为出名,当地的百姓不知县令柳昌,但知典史余咏,最是正直。
现下,松山县的县令和主簿都被收押,太子下令,松山县一切公务,是由这位典史暂为代理。
为人长的也算是眉清目秀,年龄不大不小,今年二十又五,家中人口简单,只有一个供他读书的老母,从前无心婚事才一直拖到了现在,眼下老母病重,想在老母阖眼前,定下亲事,娶新妇。
全部听下来,没有一个是不符合。
这样好的佳婿,提着灯笼都难找。
故王同派人在门前守着,太子一进府,就向王同禀报,他一刻都不敢耽误的就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