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被陛下记住且赐下玉如意的状元就不一样了,得宠的红人自然具备讨好的价值……
还有人马后炮地夸赞起韩凭的慧眼识珠,贾璋对此嗤之以鼻。
前些日子嘲讽韩凭像老母鸡护崽一样护着他,简直就是天字第一号的大傻瓜的人正是现在这些夸赞韩凭的人,他又怎能不觉得讽刺?
面对绍治帝的青眼有加与翰林院同僚的奉承,贾璋表现得十分谦逊有礼。他心里很是清醒克制,压根儿就没被这些奉承讨好冲昏头脑。
经过前世风光的贾璋早就清楚一个道理,身处顺境中的人时常会被笑脸迷惑,即便兵刃戈矛近在眼前,都对危险浑然不知。
那样的下场可不是贾璋想要的,所以他时刻都在提醒自己应该保持冷静。
虽然王良誉没得到绍治帝赏赐下来的玉如意,但在新科三鼎甲顺利入内轮值后,他那位刻薄上官还把他从修复馆里调出来了。
兔子急了还会咬人呢,万一王良誉宁可不要官声与圣心,也要在轮值时告他一状就糟了。
他可不想彻底恶了陛下。
而在私下里,王良誉特意请了厨子做了一桌宴席,专门宴请给他出主意的贾璋和吴庭生。
王良誉心里喟叹,还是年轻人脑子活,不过是花钱请人在他那恶毒上官的耳边吹吹风,他的境遇就大为改变了。
因为第一次轮值时得到了绍治帝赐下的玉如意,贾璋后续轮值的频次大为增长。
他每次都把差事办得妥当,有差事的时候就潜心办差,没差事的时候就给自己找事情做。
他眼睛里有活,做事时拿捏的尺度也恰当。既能让绍治帝觉得舒服,又不会抢了御前大太监陆英的风头。
绍治帝很享受贾璋的奉承讨好,不过他可不是浪费人才的皇帝,不会让新状元一直做磨墨端茶的小厮的。
他还是希望贾璋在办差之余多研究研究经典。若贾璋能成为文宗,他这个点他做状元的皇帝也面上有光嘛!
于是,在下一次轮值时,贾璋就从陆英手中接过了一大摞孤本。
绍治帝对贾璋道:“朕盼着你成为一代文宗,办差之余多读些书总是好的。”
陆英则笑着道:“陛下说了,小贾大人若是把书读透了,就把这些宝贝孤本送给小贾大人呢。”
贾璋这回倒是真的有些感动了,他谢恩道:“臣必当手不释卷,绝不辜负陛下的期望。”
绍治帝让贾璋不必这般多礼,又对陆英道:“怪不得王妃那般欢喜你,原来你最是会讨巧卖乖,现在你又来新状元面前卖好了!”
贾璋垂下的眼睛闪过一抹讶异之色。
王妃可是潜邸的称呼,绍治帝能如此亲昵地说出对这个称呼,足以证明他与皇后娘娘的深厚情谊。
陆英奉承道:“都是陛下与娘娘宽仁待下,奴婢才敢这么胆大包天的!若陛下不喜欢,奴婢哪敢向小贾大人卖这个巧呢?”
绍治帝听了,又笑骂了陆英两句,这才罢了。
至于绍治帝向贾璋垂询的火耗改革之事则暂时没了下文。
贾璋对此并不失落。
就算绍治帝要落实此事,也和还没做满几个月翰林官的他没关系。
更何况朝廷事务纷乱如麻,眼下也不一定是改革税银火耗的好时机。
绍治帝最近的心情确实很不错。
贾璋这个让绍治帝看了就觉得赏心悦目,又办事得力的新科状元只是让他心情愉悦的一小部分原因。
真正让绍治帝心情好的无以复加的事情是,原朴他通过廷推入阁了。
即便周东野和李汲使了一点绊子,但也不过是纤芥之疾,根本不足挂齿。
原朴入阁,意味着绍治帝在内阁里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心腹,他当然会为此十分欣喜。
杨宗祯第一时间向原朴送上了自己的祝贺。
他对潜邸心腹入局争权一事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而且他很清楚,这件事情是不可逆的。
每一位皇帝在登基的头几年里,都会对潜邸心腹无比信任。
但杨宗祯并不为此焦心,因为这份信任不是绝对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绍治帝的这份信任也会渐渐淡去。
而且比起别人,杨宗祯宁可让原朴得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