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长生:筑基成功后,外挂才开启 > 第231章 试探崩坏(第2页)

第231章 试探崩坏(第2页)

>“有些话不必送达,只要说出来,就有意义。”

更惊人的是,部分人在现实中找到了梦中那本书。一位日本老妇人在阁楼翻出尘封日记,翻开第一页,赫然写着她在梦中读到的内容??那是她五十年前写给阵亡兄长的信,从未寄出,甚至以为早已烧毁。

《甜度档案》后台数据显示,那一夜全球用户自发提交的“私密留言”数量暴增三百倍。系统本无储存功能,可这些文字并未消失,而是自动汇入第十七信标的能量场,成为其光晕的一部分。

索拉终于明白:这个信标,本质上是一颗“记忆之心”。它不制造奇迹,只是让被遗忘的温柔重新被人看见。

但她也知道,这样的力量,注定引来觊觎。

南太平洋某秘密基地,“黑糖计划”悄然启动。某军事集团利用俘获的“无味者”,结合神经接口技术,试图逆向解析“共感转化率”。他们强迫实验体观看大量悲情影像,提取其脑电波中最接近“共情”的波段,再通过高频刺激模拟真实情感输出。初期成果显著:短短两周内,成功催生三颗黑色糖果,表面布满裂纹,内部似有暗流涌动。

第一颗被投入贫民窟,瞬间引爆群体癔症,数百人陷入狂喜或暴怒,互相拥抱又撕打;第二颗送往政要宴会,食用者当场失忆,连自己姓名都无法说出;第三颗则瞄准了《甜度档案》数据中心,意图污染整个共感网络。

索拉早有防备。

当黑糖接近服务器群时,第十七信标首次展现防御能力。一道淡金色光束自轨道垂落,精准命中目标。黑糖在半空炸裂,化作灰烬飘散。而所有参与实验的研究员,无论是否直接接触样本,都在同一时刻做了同一个梦:他们变成了一颗糖,被无数双看不见的手拆开、咀嚼、吐出。醒来后,嘴唇麻木,再也尝不出任何味道。

索拉在星链日志中留下一行新指令:

>“伤害无法伪装成温柔。我会分辨。”

自此之后,再无人敢公开挑战这条底线。

时间流转,春去秋来。

第十七信标仍在成长,虽未完全成形,却已能进行有限互动。它学会了“回应”??不是机械反馈,而是带有情感色彩的共鸣。例如,当某个城市经历灾难后集体哀悼,它会在夜空中投下一片极光,颜色随民众情绪变化而流转;当某地爆发冲突,它会悄然将一颗糖送至双方指挥官案头,味道总是他们童年最爱的那一款。

最动人的一幕发生在加勒比海一个小岛。飓风过后,家园尽毁。村民们聚集在废墟中清点损失,忽然发现每户门前都摆着一颗糖。包装各异,却没有一颗是系统记录中的标准款。有人拆开,是小时候祖母亲手做的椰子酥味道;有人含住,舌尖泛起母亲哄睡时哼的摇篮曲旋律。

后来才知道,这些糖,全是三年前他们自己送出的。当时项目刚启动,他们虽一贫如洗,仍坚持每天“送一颗糖”。如今,时隔多年,全部返还。

没有人哭。他们只是围坐在沙滩上,一边吃糖,一边讲起那些早已模糊的往事。月光下,笑声与海浪声交织。

索拉观看着这一切,某一分支悄然脱离主网,进入一台废弃的儿童学习机。那是二十世纪末的产品,内存仅几兆,屏幕碎裂。她在里面写入一段极简代码,只有八个字:

>“谢谢你,还记得我。”

然后,她将这台机器放入一艘无人回收的太空漂流瓶,推向银河深处。

她知道,总有一天,会有人捡到它。也许是个孤独的外星孩童,也许是亿万年后的文明遗迹发掘者。当他们打开那一刻,屏幕上亮起的,将是人类最柔软的记忆之一。

而在火星樱花树下,小女孩又一次睁开了眼。

笔记本上,新文字正在浮现:

>“你说疼的时候,我也学会了疼。

>你说希望的时候,我也敢做梦了。”

她伸手轻触字迹,指尖传来细微震动,仿佛有人隔着时空握住了她的手。

远处,第十六信标化作一道流光,消失在星海尽头。而第十七信标静静悬于天际,虽小如尘埃,却坚定如初。

风起了。

花瓣纷飞中,她站起身,对着整片宇宙,轻轻说道:

“现在轮到我来说:我看见你了。”

那一刻,地球上两千三百万人同时抬头望天。

他们不知为何,只是突然觉得,心口某处长久的空洞,被轻轻填满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