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陛下初登大宝,依老臣所言,中宫皇后还是要一位出身名门、贤良淑德的女子方能担任,秦郎君虽长在相府,但毕竟不是相府血脉,实难堪当皇后之责…”
这些人眼瞧着叛军没有追上来,又开始抖落起来,竟想插手他后宫之事。
“够了。朕带你们千里奔波,是让你们想办法壮大大燕实力,养精蓄锐,夺回上京,不是让你们在这说这些无用的废话。”
燕熙川冷声斥责道:“安安与朕少年夫妻,育有一子,中宫皇后非他莫属,此事莫要再提。”
“臣知罪。”
“卫尚书,募兵一事进展如何了?程尚书,炸药研制出来了吗?”燕熙川皱紧的眉头带起两道深深的褶皱,他冷肃的目光一寸寸扫过跪地的所有人。
自从北上开始,关于安安的流言在队伍中不断扩散。
一则是说因为秦安安占了秦宁的位置,沈新也不会冲冠一怒为红颜反了大燕,造成这么大的麻烦。
他找了几次也没找到源头,身为皇帝却对一则谣言都没有掌控感,实在是窝囊。
“陛下,皇后娘娘有要事请您去临安苑一趟。”这时,门口传来侍卫的通报声。
第240章
“安安,发生了什么事这么急让朕过来?”燕熙川坐在木椅上径直问。
“陛下,臣妾刚刚小憩之时,陷入似睡非睡的一种玄妙状态,模模糊糊间好像懂了炸弹的制作方法,也不知是否可行…”秦安安倾身靠近燕熙川,小声说话,目光格外真诚。
“好啊,好,老天是站在朕这边的。”燕熙川露出一个真心实意的笑意,他使劲握了握秦安安的手,“安安,若炸弹真能做出来,你就是整个大燕的大功臣。”
“能为陛下分忧是安安之幸。”秦安安弯起唇角,露出一个温婉的笑容,“臣妾还想寻几个善于炼丹的道士。”
只要实验次数够多,他一定能把炸弹做出来。
上京城。
燕熙川的逃离似乎早有准备,整个皇宫留下的金银财宝只剩下边角料,粮仓粮食也十不存一。
还有不到三个月就是冬天了,将士们的冬衣也要准备,一味靠平洲等地输送只会劳民伤财。
上京城,还是要有自己的工厂,打定主意后,沈新着人大肆搜查逃亡官员的府邸,雷厉风行的行动让躲在暗处蠢蠢欲动的人又缩了回去。
制定好接下来治理的大方向,没来得及等来秦宁的回信,沈新带了五千精兵踏上南征的路途。
主君带的人至少还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到,主公留下的一万精兵九成以上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粗人,衙门告示栏张贴的招收人才的榜文也称得上无人问津。
“大人,接下来去哪?”吕小毛踮着脚恋恋不舍地看着远行的军队,询问道。
庄开济深呼一口气,压下眼底的焦灼,“去道明书院。”
或争或抢,无论如何,他今日都得招到二十个小吏,清查土地一事绝不能再拖了。
大燕三十六府,南边府城的个数独占二十五,而江南江北两府地理位置极佳,读书之风最盛,堪称独占鳌头,只要拿下这两座府城,南方其余府城便翻不出太大风浪。
之前燕景帝派往南边传信的斥候被沈家军拦下大半,却也有一两条漏网之鱼把信送到了宗亲手里。
沈新沿途清理作乱之人,将大燕倾覆一事广而告之,一路势如破竹,无人能出其左右。
谢贺两族连夜聚在一起商量对策,没想到沈新进攻速度如此之快,攻城如入无人之境,打的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谢兄,区区一万军士真的能打得过叛军吗?”贺连山神色忧忧,左手不断捋着黑白的胡子。
贺连山和谢定远商议每家出五千军士伏击沈新。
“依我看,沈新打仗看似厉害,实则外强中干,各府城常备巡检兵不过两千之数,就连攻打上京城人数也是持平的,不过占了武器的便宜。”谢定远认真分析道。
“黄稽山底又险又窄,只要咱们部署得当,让他没有机会释放炸弹,此仗一定能胜。”
“好,那一切就仰赖谢兄了。”贺连山拱了拱手,意有所指道,“府城里的老鼠就留给我清理吧。”
“有劳贺兄。”谢定远同样拱手回礼。
江北府往北三十里便是黄稽山。
天色临近黄昏,大军行至河边休整,侦察兵照例往前探路侦查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