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现场响起了一阵笑声。
这个记者被挤下来,下一个顶上来:“宋老师,您今年30岁了,您还没有丈夫和孩子,您会感觉到遗憾吗?”
宋知南静了几秒,语调突然变得深沉起来:“你们别看我现在这么乐观开朗,怼天怼地,其实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
记者们流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神情,现场突然安静下来,大家都在静静地等待着那个预想中的答案。
宋知南说到这里,语调突然上扬:“我就蒙着被子大笑,哈哈哈,幸亏我没结婚没生孩子,要不然怎么会过上这么好的日子?我生怕自己笑得太大声,会吵到邻居。”
男记者们震惊且无语,在场的女记者愣了一下,呱唧呱唧鼓起掌来。
大家接着提问:“您是一个作家,身份不同了,以后是否会改变自己的性格?”
宋知南:“我为什么要改?没有个性的作家能叫作家吗?”
“有企业请您去做顾问您会去吗?”
宋知南摇头:“不去,我怕他们公司倒闭了,赖我骂倒的。”
“有读者反应说不喜欢您的作品。”
“不喜欢就别看了呗,不喜欢还看,这人是不是贱?”
“还有人建议你别写了。”
“这个问题我回答过,现在仍然是同样的答案:我想对说这种话的人提个建议:您别活了。”
“这话是不是有些刻薄?”
“他试图谋杀我的创作生命,我试图谋杀他的生命,他在先,我在后,他种豆得豆。刻薄吗?如果有人你建议你去死,难道你就听话地去死?”
记者:“……”
“你会与这世界和解吗?”
“我早就和解了呀,我并没有推翻这个世界的意图。”
这时候,有一个年轻女记者终于挤到了前面,高声提问:“宋老师,如果有一个男人完全没有您骂的那些男人的缺点,他人品极好,长相英俊,性格温文尔雅,无比专一,还非常地爱你崇拜你,请问,你会接受他吗?”
现场又安静了几秒,大家目光炯炯地盯着宋知南,他们非常想知道答案。
宋知南朗声答道:“第一步,你先把这个人给我找出来;第二步,把他带到我面前,我看一眼他,然后再会告诉他,行啦,你回去吧,我还是看不上你,但谢谢你让我长了见识。我叫你来只是想见见世面。毕竟我长这么大,什么世面都见过,就是没见你这种好男人。”
第153章
《冢中花述》又掀起了一波新的讨论热潮。
这部小说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人生百态。有人从中看到自己,有人从中看到别人,有人因此受到激励,有人醍醐灌顶,瞬间清醒,也有人感觉到恐惧和不适。
那帮评论家一看又来活了,一篇篇评论流水线似地炮制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