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都中状元了,你告诉我这是西游? > 第237章 通关文牒(第2页)

第237章 通关文牒(第2页)

更令人不安的是,这本书流传极广,且多是由平民自发抄录传播。有人觉得“说得有理”,有人感叹“原来还有这一面”,甚至有几位曾在共议会怒斥旧制的老者,读完之后黯然落泪,喃喃道:“或许……我们太急了。”

阿苎在药庐中翻检一册送来救治的病历,发现患者因长期诵读此类书籍,竟产生幻觉??梦见自己成了执法使,亲手焚烧《共生纪》,醒来后浑身冷汗,却坚称“那是duty(职责)”。

她提笔写下诊断:“心惑症,源起认知撕裂。病因:双重真理并存,致灵魂无法锚定现实。”

她将药方命名为《清醒汤》,主料是忆语兰根、碎星尘、以及一滴书写者之血。但她知道,这药治不了太多人。真正需要医治的,不是个体,而是整个时代的记忆。

于是,陈玄决定做一件前所未有的事:**重启言脉网络,发起“千名讲述者巡行”**。

计划很简单:挑选九百九十九位亲身经历旧律之痛的人??失地农民、被逐妖族、冤狱囚徒、焚稿学者、断臂工匠、溺婴产婆……再加上一位象征未来的孩童代表,正是小满??组成巡讲团,走遍三界九域,不立法,不下令,只讲故事。

“他们用逻辑编织迷雾,我们就用真实刺穿它。”陈玄说,“一个人说谎,可以编得圆满;一万个人讲真话,才构成不可否认的天空。”

队伍出发那日,问天都万人空巷。没有仪仗,没有仙乐,只有脚步声与心跳声同行。第一站,便是断碑岭。

那片曾站立十万归序者的战场,如今寂静如墓。风吹过骨甲残片,发出呜咽般的轻响。小满站在高台上,翻开一本薄册??里面全是北陆盲女苏婉娘刺绣的病史摘录。

她念道:“永和七年冬,雪深八尺,村中医者皆亡。产妇难产,接生婆以热布裹手,跪行三里请我母苏婉娘相助。彼时她亦重病在身,咳血不止。有人劝阻,她说:‘若我不去,两条命都没了;若我去,至少还有一个机会。’她救下了婴儿,自己倒在归途。临终前,她对我说:‘女儿,你要替我说下去。’”

台下无人言语。风停了,连枯草也静止不动。

忽然,一道灰影闪现??是一名曾参与围村的归序者残灵,尚未完全解脱。他颤抖着上前,双膝跪地,额头触土。

“我……我记得那个雪夜。”他声音沙哑,“我当时奉命封锁村落,不准任何人进出。我看见一个女人背着另一个女人冲进风雪,跌倒了又爬起来……我没拦她。我假装没看见。但我记得她的背影。我一直记得。”

人群中响起抽泣声。

接着,一位老医师走出人群,捧出一只锈迹斑斑的铜铃??那是当年游医走乡时用来召集病患的信物。他在铃内放入一片忆语兰花瓣,摇响。

清音荡开,仿佛唤醒了沉睡的土地。紧接着,更多人走上前来:有人带来染血的婚书,讲述女子因无籍不得嫁人的悲剧;有人捧着断裂的琴弦,诉说乐师因奏反调被割舌的往事;还有一位年迈龙女,取出一颗珍珠,里面封存着她兄长被抽筋炼骨前最后一声龙吟。

每一桩讲述,都像一把凿子,在众人心里重新刻下“为何要变”的理由。

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三个月后,巡讲团抵达西陲荒城。此地曾是守律使训练场,如今改建为“共议分校”,专收寒门子弟。然而校中风气诡异:学生每日必诵《天律初义》,墙上挂着“慎言戒妄”的训条,校长更是公开质疑“人人皆笔”乃“蛊惑民心之谬论”。

当讲述团到来时,校方拒绝开放礼堂,声称“恐扰学业”。

小满未怒,只带着队伍在校门外支起一座简易讲台,燃起一盏琉璃灯,开始朗读一封来自东海孤儿的信:

>“父亲死于海啸那天,我才五岁。官府说他是‘无籍流民’,尸体不能入葬公墓,只能抛入乱石滩。母亲哭着求了七天,换来一句‘规矩如此’。后来她投海而去。我现在长大了,想问问:当初写下这条规矩的人,有没有想过,他也可能有一天变成‘无籍’?”

信未读完,已有学生偷偷溜出校门聆听。第二日,三十人集体退学,加入巡讲队担任记录员。第三日,校长暴毙,尸检发现其脑中有细若蛛丝的黑线缠绕??正是“天律锁魂丝”的残留变种,可通过长期诵读特定文本逐步侵蚀心智。

此事震动朝野。立法会紧急通过《认知防护法案》,明令禁止任何机构强制灌输单一意识形态,并设立“言论免疫司”,专门筛查潜藏的精神操控文字。

但陈玄清楚,这只是表象之战。

真正的战场,在每一个夜晚,在每一盏灯下,在父母对孩子说的睡前故事里,在茶馆说书人选择讲哪一段传奇时。

于是,他做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开放混沌石碑权限,允许凡人直接向星河投稿**。

方法极为朴素:每逢朔月之夜,只要心念纯粹、言出至诚,便可将一句话刻于特制玉简,投入各地设立的“通星井”中。若话语足够动人,则有机会被星辰采纳,升腾为夜空文字。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