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状元郎 > 第三二四章 师徒大战(第2页)

第三二四章 师徒大战(第2页)

赵承安心头微热,知周延年已接招。他不动声色地递上一张字条,上面写着“白云观,初八夜,鹰符现”。

柳昭看完,默默收起,率众离去。

初八夜,月黑风高。

白云观内外戒备森严,灯笼高悬,香火缭绕,似真有一场法事。然而殿后偏院,却是另一番景象。十余名锦袍贵客围坐席间,觥筹交错,谈笑甚欢。主位之上,坐着一位虬髯大汉,身穿契丹服饰,腰佩弯刀,正是辽国北院宣抚使耶律康。

“诸位大人,”耶律康举起酒杯,汉语流利,“我国皇帝敬仰大宋文明,愿与贵国永结盟好。此番带来黄金三千两、良马五百匹,还请诸公多多照拂边境事务。”

话音未落,一人笑道:“耶律大人慷慨,李某自然铭记于心。”正是李元衡亲弟李元昭,现任兵部郎中。

众人哄然应和,气氛热烈。就在此时,门外突然响起一阵喧哗。

“圣旨到??”

所有人脸色骤变。只见周延年率领御史台、大理寺联合队伍破门而入,身后跟着禁军精锐,刀枪出鞘,寒光凛冽。

“奉天子诏,查处勾结外邦、卖国求荣之逆臣!”周延年声如洪钟,“李元昭,你可知罪?”

李元昭面如土色,想要起身逃窜,却被两名武士按倒在地。耶律康怒拔弯刀,厉喝:“你们敢动我?我是辽国使者!”

“使者?”周延年冷笑,“真正的辽国使团尚在雄州等候通关文书,尔等假冒使节,潜入京畿,图谋不轨,罪无可赦!”

赵承安缓步走入,手中捧着那枚鹰符。“这可是阁下遗落之物?”

耶律康瞳孔猛缩,终于明白中计。

一场精心策划的围剿就此收网。当夜,共擒获辽谍十七人,缴获金银财宝无数,更有大量密信、地图、贿赂名单。其中赫然记载着多位朝臣收受辽国馈赠的明细,甚至连王缙的名字也出现在一份“待拉拢名单”之上。

消息传入宫中,皇帝震怒,当即下令彻查。王缙虽未直接涉案,但因其党羽牵连甚广,威信大跌。李元衡被迫辞去枢密副使之职,闭门思过。而赵承安因破案有功,被破格提拔为监察御史,掌纠劾百官之权。

庆功宴上,周延年举杯笑道:“老夫阅人多矣,唯君少年老成,胆识兼备。他日必为朝廷柱石。”

赵承安谦逊答道:“晚生不过尽一己之责,岂敢居功?倒是周公慧眼识珠,方使奸佞无所遁形。”

两人相视而笑。

然而谁也没有注意到,宴席角落,一名不起眼的乐师悄然退场。他穿过长廊,跃上屋顶,身形如燕,几个起落便消失在夜色之中。

三日后,西郊一处废弃窑洞中,那人跪伏在地,面前站着一位蒙面老者。

“事情败露,计划中断。”乐师低声汇报。

老者沉默片刻,缓缓开口:“无妨。赵承安……这个名字,我记得了。他既是状元,又是忠臣,那就更要毁在他最珍视的东西上。”

“属下明白。”乐师垂首,“属下这就去办。”

老者抬起手,指尖划过面具边缘,声音阴冷:“记住,不要杀他。我要他活着,亲眼看着自己信仰的一切崩塌。”

与此同时,赵承安正在整理卷宗。一封来自家乡的信静静躺在案头。母亲病重,盼其归省。

他望着窗外飘落的雪花,久久不语。

他知道,风波未平,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而他,已无法回头。

数日后,边关急报传来:辽军突袭云州,守将战死,城池失陷。而据幸存士兵描述,敌军竟提前掌握了宋军布防图,行动精准如刀割肉。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