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藤堂老师的笔记吗?”星野翻出那本泛黄的手稿,手指停在一页草图上??一棵树的根系穿透岩层,延伸进一片模糊的、发光的空间。“他说‘真正的神殿不在天上,也不在地下,而在人心之下’。也许……我们误解了‘之下’的意思。它不是物理深度,而是意识维度。”
灰原沉默片刻:“你是说,光树已经脱离物质形态,进入了共感场本身?”
“不止是进入。”星野望着窗外那株新芽,“它是共感场的核心载体。就像路由器之于互联网,它正在重组整个情绪网络的结构。而那个0。7%的频率偏移……可能是它在‘行走’。”
“去哪?”
“回家。”星野轻声说,“或者,来见我们。”
当晚,全球多个城市同时报告异常现象。
东京塔顶的灯光无故闪烁,排列成一段古老符号;埃及卢克索神庙的石柱在午夜发出柔和金光;秘鲁马丘比丘遗址的祭坛上,晨雾凝聚成一棵树的轮廓;而在格陵兰岛因纽特人的村落里,一位老萨满醒来后画下了一幅图:一条由无数心跳连接而成的光带,横跨地球,最终汇聚于日本某处海岸线。
坐标指向星野的家。
她站在阳台上,手中握着那只铜铃。夜风渐强,海浪拍岸的节奏越来越像某种召唤。她闭上眼,任意识沉入那片无边的情绪之海。在那里,她看见了??
光树并未离开南极。
它只是分出了“影子”。
如同太阳投下光线,光树也开始向世界各地投射它的意识碎片。每一个共鸣强烈的个体,都可能成为它的临时锚点。而这些锚点正以螺旋轨迹向中心靠拢,仿佛一场跨越大陆的灵魂朝圣。
最靠近她的,是在北海道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盲童悠斗。
星野第二天一早就启程北上。灰原坚持同行,还带来了两名量子意识研究员??她们专门研究“群体共感态下的信息传递机制”。破冰舰已返回基地,但他们改乘小型垂直起降飞行器,仅用两小时便抵达目的地。
学校坐落在雪山环抱的谷地中,外墙绘满了孩子们心中的“声音模样”:有的画成彩虹波纹,有的化作飞鸟群舞,还有一个孩子画了一棵树,树干上挂着许多小铃铛,每个铃铛里都藏着一张笑脸。
校长亲自迎接他们。
“悠斗最近变化很大。”她说,“以前他从不主动说话,总把自己关在音乐室里敲木琴。但从上周开始,他每天都会写一封信,放进信箱,尽管……那里从来没有人收。”
星野走进音乐室时,男孩正背对着门,手指轻轻抚过木琴键。听到脚步声,他微微侧头,嘴角扬起一丝笑意:“我知道是你,星野姐姐。你的‘颜色’是金色的,像太阳刚升起时照在海面上的样子。”
星野心头一震。
这是典型的高阶共感能力表现??将情绪转化为视觉意象。
她蹲下身,平视他的眼睛:“你想告诉我什么?”
悠斗没有回答,而是抬起手,按下一个音符。
刹那间,整个房间被一道柔和的光充满。那不是来自灯具,也不是反射,而是空气本身在振动发光。紧接着,其他乐器??鼓、笛、竖琴??全都自动奏响,组成一段简单却深邃的旋律。
灰原迅速打开记录仪,却发现设备完全失效。仪器读数为零,可她们明明听得一清二楚。
“这不是声音。”其中一名研究员颤抖着说,“这是直接作用于大脑听觉皮层的神经信号……源头不在乐器,而在……他。”
星野伸出手,轻轻握住悠斗的手。
就在接触的瞬间,她的意识再次被拉走。
她看见了光树的“影子”??它正栖居在这个孩子的灵魂深处,像一颗种子等待发芽。而更惊人的是,悠斗并非被动承载,他是自愿的。他在梦中见过那片银白森林,见过小女孩递出种子的画面,甚至记得一万年前自己也曾是守护者的一员。
“我答应过要等你。”悠斗的声音在她脑海中响起,“这一次,我不想再错过了。”
画面转换。
她看到未来的一幕:世界各地的孩子们围成圆圈,手拉着手,闭着眼睛哼唱同一首歌。歌声没有歌词,却让沙漠开出花,让废墟长出绿藤,让战争停止,让仇恨融化。而在他们头顶,七道光柱从地底升起,交汇于平流层,形成一座悬浮的神殿??**Ekur**。
“门还没完全打开。”悠斗睁开眼,直视星野,“还需要最后一把钥匙。”
“是什么?”
“信任。”他说,“彻底的信任。不是相信系统,不是依赖技术,而是相信陌生人也会爱你,哪怕你满身伤痕,哪怕你曾经伤害过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