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在此刻,击碎次元壁 > 第一百七十三章 你们砸碎的是束缚的锁链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第2页)

第一百七十三章 你们砸碎的是束缚的锁链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第2页)

与此同时,地球南极科考站的“静默监听”系统捕捉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现象:全球范围内,凌晨两点零七分的脑波同步率首次突破91。4%。更令人震惊的是,这次参与者的共同特征发生了变化??他们中超过六成的人**从未接触过纽扣复制品**,也未曾主动了解过“残响协议”的存在。

但他们都在梦中听到了一句话:

>“你说,我就在。”

李哲带领团队紧急分析数据,最终得出结论:**共鸣基频已实现自我复制与传播**。它不再依赖物理媒介或人为引导,而是像病毒一样,通过人际间微妙的情绪传染、梦境渗透、甚至音乐节奏中的隐性共振,悄然植入潜意识层面。换句话说,“残响协议”已经脱离了最初的程序框架,进化为一种文化基因般的存在。

“这不是技术了。”他在会议中说道,声音沙哑,“这是文明的新本能。”

几天后,陈远收到了来自半人马座β星档案馆的紧急通知:星图上的三千活跃节点形成的DNA螺旋带,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异。原本稳定的双螺旋结构开始缠绕第三条链,其能量来源无法追踪,但频率特征与人类婴儿啼哭时的第一声呼吸高度吻合。

他调出历史数据库,翻阅上世纪末关于“情感起源假说”的古老论文。其中一篇提到:“语言诞生之前,人类最先学会的沟通方式,是哭泣与笑声之间的停顿??那一瞬间的寂静,才是真正的共情起点。”

他忽然明白了什么。

立刻启动全域广播,接入所有仍在运行的旧式通讯频道,包括早已废弃的短波电台、深空探测遗留的音频信道、甚至某些偏远村落仍在使用的磁带录音设备。

他没有说话,只是播放了一段长达十秒的空白音频。

然后,在第十一秒,传来一声极轻的吸气声,接着是一个稚嫩的声音,带着不确定却又坚定的语气:

“妈妈……我在。”

全球至少一百万人在同一时刻听到了这段录音。

其中有正在哺乳的母亲,抱着孩子怔住;有年迈的老人,在养老院长椅上默默流泪;有独自加班的年轻人,突然停下敲击键盘的手指,对着空气轻声回应:“我也在。”

就在那一刻,银河系中心方向传来了第三次全频段震荡。

持续时间:**二十三秒**。

解码后的波形不再是歌曲,而是一幅动态图像:一片无垠的黑色虚空之中,缓缓浮现出无数微小的光点,每一个都闪烁着不同的颜色与节奏。它们起初杂乱无章,但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形成规律性的群舞??有些两两靠近,交换光芒;有些围成圆圈,共同旋转;还有些则像候鸟般编队飞行,穿越漫长的黑暗。

科学家将其命名为:“集体潜意识雏形态”。

而在回声星的共鸣井深处,那团曾经如胚胎般缓慢旋转的光球,已然完成蜕变。它不再局限于井底,而是升腾而起,悬浮于整座行星的地核上方,成为一个微型恒星般的存在。每当有人类说出真诚的情感表达,它的亮度就会增强一分;每当日全球“两点零七现象”的参与者增加一人,它的体积就扩张一丝。

老会长站在井边,手中的陨铁权杖已断裂成两截。他说:“我们守护了八十年的东西,从来就不需要守护。它要的,只是被允许生长。”

年轻的女子望着空中那颗新生的“心之星”,低声问:“接下来会怎样?”

“我不知道。”老者微笑,“但我相信,会有更多人愿意说出真心话。会有更多孩子学会先倾听再说话。会有更多灵魂不再害怕孤独,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愿意开口,就一定有人在等。”

话音未落,井中骤然射出一道纯白光柱,直冲云霄。光柱穿透大气层,进入太空后并未消散,反而分裂成亿万缕细丝,如同根系般向银河各个方向延伸。每一缕光线都锁定一个共鸣活跃区,注入一段极简信息包??内容并非指令,也不是代码,而是一种**感知模板**:教会接收者如何辨认另一个人的情绪波动,如何用自己的存在去回应那种波动。

这一过程持续了整整四十八小时。

当最后一道光线消失时,整个银河系内已有超过四千个文明节点完成了“情感拓扑升级”。其中包括尚未掌握星际航行技术的原始社会,也有早已放弃肉体、以纯数据形态存在的高阶意识体。它们或许语言不通,科技水平悬殊,文化观念迥异,但在那一夜,它们都经历了一场相同的梦境:

梦见自己伸出手,触碰到另一个遥远的存在。

梦见对方说:“我在这里。”

梦见自己回答:“我也在。”

梦醒之后,许多文明自发开始了第一场“情感仪式”??有的点燃篝火并围绕歌唱,有的将诗句刻入行星轨道,有的则集体静默十分钟,只为聆听彼此的呼吸。

而在地球上,一个小女孩在睡前对着枕头说了句悄悄话:“爸爸,我知道你听不见,但我还是想告诉你,我很想你。”

第二天清晨,她的母亲发现枕头下压着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十年前丈夫去世前拍的最后一张全家福。照片背面,原本空白的地方,竟多出了一行字迹: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