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不是刘老三心态飘了非要冒进,白登之围根本不会发生。】
刘邦:……
提这个还怎么做朋友啊。
【最后,还是因为双方一个攻不进、一个出不去在那里尬住了,靠着陈平给单于老婆送金银珠宝说好话才解围的。
回来之后刘邦就认清了显示差距,所以决定先和亲稳住匈奴,自己这边要安心苟发展。】
【但是选谁去和亲呢?
太中大夫刘敬就提议遣鲁元公主去和亲。理由是鲁元公主是陛下的嫡长女,身份尊贵,匈奴一定会心悦诚服奉为正妻,生了儿子必定是匈奴太子。到时候冒顿就是刘邦的女婿,等冒顿死了,新单于就是刘邦的外孙。
我大汉赢麻了。
up认为这番话咋一听好像很有道理。但是大家想象清朝中前期的公主们就知道了。
顺治、康熙时,蒙古对清廷还是有点影响力的,所以那时候的公主都是实打实要到蒙古草原去生活的。而蒙古那些王爷、台吉是怎么对待这些朝廷公主的?要么一辈子没儿子,要么年纪轻轻香消玉殒,能像海蚌公主那样超额完成和亲公主的任务称霸漠北的,简直凤毛麟角。
这些可都是货真价实的帝女,最差也是亲王之女,可不是随便拉来的宗室。
所以,up认为即便真是鲁元公主嫁过去了,在冒顿这个狠人面前,刘敬畅想的那种情况也不可能出现。】
额……虽然不知道蒙古在哪里,但是听着和草原差不多。
刘邦仔细想想,确实是这样道理。
吕后则在一旁幽幽的说道:“我自然是不能让我的女儿去送死。”
不像亲爹,居然还想把她往火坑里推。
她想起来了,刘邦居然还去睡了女婿的小妾,将来生了儿子还让她来抚养!
给他一锤子算了。
【这事儿指望刘盈这完蛋玩意儿肯定没用,所以还得是吕后出马,又哭又求,好赖话都说尽了,刘邦才退而求其次找了宗室女和亲。
额,就是说,总得有一个女子来背负。】
【在刘邦的时代,冒顿忙着消化那些吞并的领土,并没有怎么主动挑衅,大体来说还算相安无事。
当然,这种暂时的和平,是以汉廷低头送东西换来的。
等到了吕后执政,她就迎来了一波对面的侮辱……】
吕后:什么还有我的事儿?!
73汉武帝2
◎刘小猪:我忍不了这个!◎
【汉惠帝三年,匈奴的冒顿单于听说刘邦死了,现在大汉朝廷是个十几岁的小皇帝和他的寡妇娘当家,就存了试探的心思,看看换了当家人的汉廷是什么实力和风向。
一旦要是惹怒他们主动进攻,再来一次白登之围,那匈奴这边岂不是捡了天大的便宜?
毕竟和亲公主的重点从来不是公主,而是陪嫁过来的大量财宝物资、形形色色的手工艺人和各种经济作物、生产技术,使得匈奴能够从中学习先进技术与文化,改善自身的经济与科技,比生啃汉廷这个硬骨头划算的多。】
刘邦听到这话,立即一拍大腿,恨声道:“这样下去,早晚养肥了这些狗东西!”
【于是,冒顿单于遣使给吕后送了一封信。信得内容很炸裂,是在廷议时念出来会集体社死的程度。
“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冒顿说:我是孤独无依的君主,生在潮湿的沼泽地,长在空旷的放牛放马的地方,我多次到边境上来,希望能到中原游玩一番。陛下您独立为君,也是孤独无依,单独居住。我们两个做君主的很不快乐,没有什么可供娱乐的。希望我们俩能以各自所有的,交换到各自所没有的。
在正式文书中,基本历朝历代都会称皇太后为“陛下”,所以这就是写给吕后的。而最后一句“愿以所有,易其所无”,翻译一下就是:愿意用我的全部,弥补你的不足。
联想到吕后现在是寡居之人,就……
好家伙,对着大汉皇太后陛下开黄腔是吧!】
吕后腾得一下站了起来,脸色涨的通红,双手也用力的攥成拳,气的发抖。
这帮没有礼仪孝悌的蛮夷,安敢如此口出污秽!
发兵,赶紧发兵,一定要揍得他们满地找牙才行!
刘邦脸色也很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