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盘点夺权篡位指南[历史直播] > 4050(第16页)

4050(第16页)

有些事情不上称没四两重,上了称那可千斤都打不住。这种官场潜规则他们怎么可能承认呢?

现在承认了,一会儿出了文华殿的门还不得让人给骂死,还怎么在士林、在官场混?

大理寺卿咬咬牙出列,跪了下来:“陛下,臣身为大理寺卿,不敢说兢兢业业,但我大理寺上下决不会有此等沆瀣一气之事。若是有个别蠹虫贪赃枉法,臣请严查。”

说着,他把官帽摘了下来,放在地上,叩头喊道:“臣愿意辞官回乡以避嫌!”

崇祯被他噎的说不出话来,指着大理寺卿的手指都气的直哆嗦。

当他是真是个傻子么!

这大理寺卿出身江南望族,家里良田千顷,即使辞官也是个富家翁,还有功名在身,不用缴税,日子可比他过得好多了。现在他出头这么做,不过是为了堵自己这个皇帝的嘴罢了。

可恶!

[哦,你问为什么不能人直接扔进北镇抚司的诏狱?那东厂和锦衣卫不是被崇祯自己给自费武功了嘛哈哈。

再说了,就算是有锦衣卫又怎么样,就崇祯那用人的方式,怎么能保证锦衣卫的忠心?说不定锦衣卫贪的比朝臣还不遑多样呢!]

[那么动宗室呢?也挺难的。我这里正好有一个实例,就是万历年间的楚王案。]

咦?怎么突然转到宗室上去了。

崇祯没理大理寺卿,就这么任由他跪着。

[当时,一个京师留守后卫百户曾给万历皇帝上书,希望将寄存在楚王府的家产全部捐赠给朝廷。

这个百户是明朝开国功臣定远侯王弼的后人,王弼有个女儿,嫁给了楚王当楚王妃,所以百户和楚王是八竿子外的亲戚。

根据百户的奏折,说是是自己的先祖王弼死后,他的几个儿子都还年幼,被身为姐姐的楚王妃用心抚养。而虽然定远侯王弼被朱元璋处死,但他毕竟是开国功臣,所以留下了很多金银财宝和田地。

这些财物当时都暂时寄存在楚王名下,现在他希望拿回这些先祖的遗产。

百户说,这些财物光黄金便有六万八千两,白银两百五十万两,庄田八十六处,至于珠宝之类的贵重物品,则不可计数。而且最重要的是,这八十六出庄田所有的佃租都是楚王府代收,两百年了,他们后人是一分钱都没见到啊!

这种金银细软外加两百年的佃租,林林总总加起来,一共折合为一千三百万两白银。

百户说他觉得这些财物太多了,自己消受不起,想全部捐给万历,充当修建三大殿的资金。

是不是听上去跟前面武清侯那个故事有点像?

没错这个百户的奏折确实是纯粹的胡说八道,但万历不管那些啊,他是真的很缺钱。

万历三大征把国库都打空了,他自己多年不理朝政导致吏治败坏,收上来的税一年比一年少,逼得他把身边的太监派出去收矿监税,和当地的士绅在物理意义上打成一片。

所以万历一听就动心了,毕竟一千多万的白银诶,有便宜不占王八蛋!

于是他派人去湖广,联合了当地的布政使司以及楚王府一起调查这件事,看看这一千多万两白银到底能不能悉数捐给朝廷。

可是当楚王朱华奎知道此事后,立即大声喊冤,宣称王弼当年涉及蓝玉案,家产早就被查抄了。而且楚王府这一两百年来,多次遭遇大火,每次重修楚王府都花费了大量钱财,早就内囊空虚了。

朱华奎说,现在的楚王府库内,只有十八万两白银,这是楚王府全部的资产。甚至朱华奎放下狠话,如果朝廷不信,他愿意举家搬出楚王府,任由朝廷拆掉王府,掘地三尺也无妨,只要查出多余的,愿意以欺君之罪论处。

万历那是什么人?怎么可能坐视到手的白银飞了,于是真的请楚王全家搬家,暂居别处,然后派人开始搜查楚王府。

结果你猜怎么着?

楚王府里真的,的的确确只有十八万两白银了。

所以这件事只能归结为那个百户说谎,不了了之了。

看见没,什么叫专业糊弄皇帝?这就是专业!]

韩櫎实在听不下去了,他是东林党的元老,虽然因为袁崇焕被杀,他基本在内阁已经成了边缘人物,马上就要被皇帝撵走了,但是作为一个士林重量级人物,他还是得说两句话,不然这天幕又得从楚王府骂到他们那些士大夫身上,毕竟这里面的弯弯绕他可太懂了。

“陛下,”他斟酌了一番,轻声道:“这楚王案当初可是几方一起查证的,十八万两之数应该不会有错,天幕如此形容……臣以为有失偏颇。”

崇祯摆摆手没说话,他也不知道说什么,因为他也不知道该信谁了,他现在真的好想退位让贤。

[不过万历也不算白忙活,这件事还有一个小小的后续。

楚王朱华奎还是会做人的,他寻思好歹是皇上,折腾这么一大顿一分钱没捞着,要是怀恨在心给自己穿小鞋怎么办?

所以他决定还是拿出点儿钱来打发叫花……哦不,孝敬皇上!

朱华奎上表,愿意忍痛割肉,从十八万两白银中,捐出巨款两万两白银,充当修缮皇家宫殿的资金。

万历虽然不高兴,但蚊子腿也是肉啊,就同意了。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