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第第十七子,宁王朱权编辑的《通鉴博论》里,称“廖永忠沉韩林儿于瓜步,大明恶永忠之不义,后赐死。”
你别说,这个廖永忠还真的有前科,《明史廖永忠传》里就写了,朱元璋大封功臣的时候说:廖永忠功勋卓著,本来是值得一个国公的爵位的。但是这孙子总喜欢派儒生窥探朕的心意,朕不开心,只给封侯爵。
所以说这个廖永忠还真有可能是自作主张,想替朱元璋解决这个难题,结果拍马蹄子上,给自己拍死了。]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夹带私货,替我们八八辩白的,因为我始终觉得他早期是个体面人,用不着靠这种方式解决问题,但到底他怎么想的,我也不知道。
我想说的是,如果用“吴”或者“宋”来做年号,那么就表明,朱元璋的法统来源自韩宋小朝廷。而韩宋继承自谁?是韩山童宣称自己是宋徽宗八世孙这个血缘逻辑。
那么就是北宋-南宋-韩宋-朱吴,这条继承链。
但朱元璋并不想要这条法统链。
因为这里面没有元朝的位置,北宋不是大一统王朝,南宋更是偏安小朝廷。那他对于那广大的漠南漠北、辽东高丽、西域诸国的法理去哪里找?]
嗯?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
朱元璋看向坐在一边榻上的李善长和朱升,他们文人最擅长搞这种东西。
只见朱升抚着胡子连连点头:“不错,法理自然重要。”
韩宋小朝廷,不够格。
[虽然我们都说“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内”,但在古代,尤其极上层的官僚阶级,是很看重这些形而上的东西的。
所以朱元璋要的是大元的法统,他要继承的是元廷的法理--宋运既终,元廷入主中原是符合天命的,但元廷多行不义气数终了,现在轮到我老朱代替元廷,来统治天下了,所以元廷的地盘都需要跪拜我这个新的天下之主!
所以我们能看到,朱元璋让人编撰的《元史》,里面称刘福通为妖人,管红巾军叫贼,明朝也继续禁止白莲教。]
[这也是我前面提到《周易》中那句“大明终始”的原因。]
[好啦!无论如何,朱元璋不仅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南征北成功统一的,还是唯一一个以农民,哦不流民……额也可以说是和尚出身,最后一跃成为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的。
他就是得国最正!]
[元末就讲到这里啦,大家一键三连,我会尽快肝下一个视频哦,爱你们!]
【作者有话说】
元末就讲到这里啦,下章是评论区,然后就是明末。
感谢在2023-04-0323:31:17~2023-04-0417:16:0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moon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流光110瓶;Iris38瓶;素月5瓶;莹火虫、冷月、松果豆沙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23评论区
◎榜一大哥朱元璋◎
秦始皇现在已经可以很熟练的一键三连并打赏了,然后点开了评论区。
[木子不是李:除了大唐,最喜欢的就是大明了!除了秦皇唐宗,我们八八也算得上是千古一帝吧!(狗头)不过要说遗憾的话,可能就是明朝没有实控整个新疆吧。]
秦始皇看到这条评论脸色不虞,上次说那个李世民的时候,已经说他是千古一帝了,这次这个朱元璋也能当上?到底一共有几个啊!千古一帝,一帝,那就是只能有一个!
他眼角瞥见一脸吃瓜样子的刘季,开始点名:“刘季,你来说说什么叫千古一帝?”
刘季心里一紧,陛下对他直呼其名,看样子是心情不大美丽,他感觉拿出自己早年做游侠忽悠人的本事:“陛下,这千古一帝,顾名思义就是千古第一人。自三代唐尧虞舜起,到如今的陛下,再到后世那些许多的帝王,排第一的自然就是千古一帝。”
“哦,那你说说谁称得上千古一帝?”
刘季叉手行了一礼:“自然是陛下。”
“巧言令色。”
“陛下,别的不说,皇帝这个至高无上的称号便是您创立的,且观之天幕,世世代代的流传了下去。如果没有陛下,又哪里来的千古一帝这个称谓呢?”
这点始皇自己早就暗暗得意过,因此便不动声色。
刘季又道:“且陛下所里的郡县制,也是开天辟地之举,后世也传承了下去……”
“哦?你也认为朕的郡县制是壮举?”他可是记得,眼前这位成了汉高祖后,用的是什么郡国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