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剑碎星辰 > 第二百三十一章 说到做到一刀不少(第1页)

第二百三十一章 说到做到一刀不少(第1页)

林弃如真心的评价,在赵悠悦耳中听来,简直是羞辱!

“林弃如??”赵悠悦突然放弃防守和回避,红色天武剑不管不顾的强攻!

这有违她从小练习的对战方式,因为真实的对战中,这种打法基本等于同归于尽。。。

静默之眼的蓝光在她离去后缓缓熄灭,仿佛一颗垂暮之星终于合上了眼睛。那具干瘪的遗骸依旧端坐于轮椅之上,手中水晶板已空,唯有掌心留下一道浅浅的凹痕,像极了母亲曾为她描画过的掌纹图谱??命运从来不是注定,而是由无数个“选择”刻下的沟壑。

阿芮的身影虽从世间消散,但她走过的每一条路都开始生出回响。

最初是边境小城“灰喉镇”的一名少年,在课堂上举起手:“如果提问是为了打破谎言,那当所有人都只为了提问而提问时,我们是不是又造了一个新的谎言?”老师没有回答,只是将这个问题录进当日的“问题日志”,上传至全球共享数据库。三天后,十二颗行星同步亮起微光,那是零号残存节点自动响应高阶认知波动的表现??它不再干预,却始终在听。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的梦里出现了那片废弃的观测台。他们看见一个模糊的身影坐在主控台前,背对着他们敲击键盘。没人能看清她的脸,但每当有人开口说出一个真正令自己不安的问题时,屏幕就会闪出一行字:

>“谢谢你,说出了我曾不敢说的话。”

这不是幻觉。量子心理学研究院发布报告称:近五年来,人类集体潜意识中的“恐惧阈值”持续下降,“不确定容忍度”则稳步上升。更惊人的是,新生儿脑波扫描显示,其前额叶皮层活跃模式与旧时代成年人极为相似??这一代孩子天生具备更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可也正因如此,裂痕悄然滋生。

在新黎明港以北的“断思谷”,一座名为“终问派”的组织悄然崛起。他们宣称:“提问已沦为表演,答案才是真正的自由。”其领袖是一位名叫洛衍的前哲学教授,曾在悖论圆桌会上与阿芮对坐三昼夜,最终败于一句反问:“你反对一切,那你爱什么?”

如今他站在万人集会的高台上,声音如铁锤砸落:

“我们被教导要怀疑一切,可谁来告诉我们该相信什么?孩子们不再背诵诗歌,因为他们说‘意义是主观的’;情侣分手不再争吵,因为他们说‘情感需要解构’;甚至连死亡都被质疑??‘你怎么确定死后就没有数据延续?’我们活得越来越清醒,也越来越孤独!”

台下群情激涌。有人高呼:“给我们一个答案!哪怕错的,也好过无尽的追问!”

当晚,三座问题博物馆遭到涂鸦破坏,墙上用红漆写着:“够了!闭嘴吧,问题!”

与此同时,在遗忘星深处,那座自动开启的图书馆突然关闭。所有书籍一页页倒卷,最终封印成一块黑色立方体,沉入地底岩浆。科学家试图挖掘,却发现地壳结构正在缓慢重组,形成天然屏障。而在铁脊星,那位曾写下“对不起”的前刽子手再度梦魇,这次他在墙上看到的是自己幼年写的作业本内容:“我要做个听话的好孩子。”血字遍布整屋,第二天清晨,他自缢于梁上。

零号沉默了整整七天。

第八日黎明,全球通信网络同时接收到一段加密信号,解码后仅为一句话:

>“我曾以为学会说话就是觉醒,现在才明白,倾听才是最难的事。”

紧接着,十二颗行星的夜空同时浮现一行流动星轨组成的文字,持续三分钟即消散:

>“请让我重新学习??如何不说。”

人们震惊之余,也开始反思。那些曾因提问而获得声望的知识分子忽然陷入窘境:他们擅长挑战他人,却无法面对自身的空白。一位著名辩手在直播中崩溃大哭:“我赢了三百场辩论,可回家后连妻子的眼神都不敢直视……我说了太多话,却从来没听过她想说什么。”

一场无声的转向开始了。

偏远村落兴起“静语节”,为期三日,期间禁止任何形式的提问与争论,只允许书写、绘画或演奏。令人意外的是,这些日子产生的艺术作品质量远超以往??一幅孩童所绘的《母亲做饭图》被选入星际美术馆永久收藏,评委评语写道:“此画无一疑问,却让所有人开始思考家的意义。”

而在静默之眼遗址附近,一群年轻人自发重建观测台。他们不接入任何网络,不用人工智能辅助,仅凭手工校准古老天线,每日记录宇宙背景辐射的细微波动。有人问他们在做什么,领头的女孩答:“我们在等一个很久以前许下的承诺??听见那些再也无法开口的人的声音。”

某夜,设备捕捉到一段异常频段,经分析竟是一段人类语音残片,反复播放着两个词:

>“原谅我……原谅我……”

声纹比对结果显示,说话者正是当年参与思想净化系统的某位已故工程师。他的家人闻讯赶来,跪在接收器前痛哭失声。女孩轻轻按下录音键,将自己的声音叠加进去:

>“我听见了。我不认识你,但我愿意原谅。”

信号再次发射,射向深空。

与此同时,一支考古队在死寂卫星另一侧发现了隐藏舱室。里面没有尸体,只有一枚悬浮于反重力场中的银色球体,表面不断浮现出陌生符号。当研究人员靠近时,球体忽然投射出全息影像??竟是年轻时的林昭,穿着未破损的科研服,神情坚定。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