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线打得你死我活,身在后方的刘协也没有闲着。按照他和杨修商量的计划。在荆州开战一个月后,刘协也开始频繁地接触刘表、袁绍等人。刘协的认知里,这些人虽然都已经不问世事,安心地在许都养老。但他们毕竟都是曾经雄霸一方的人物。曹操势力里,有相当一部分都是这些人的旧将。能死心塌地地跟着曹操东征西讨,完全是因为他们旧主被曹操给迷惑蒙蔽了。有旧主的背书,他们自然也就任命了。要想按原计划瓦解曹操的统治,就得先把袁绍等人给笼络过来。在合适的时候,让袁绍等人联络旧部,在内部蚕食瓦解曹操。这样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有了这些人的支持,刘协也就不用再担心刘民这个弘农王。不仅如此,他也不用在时刻活在曹操的阴影下。也不用担心有一天曹操不高兴了,随便找来个汉室后裔,来取代自己。杨修因为只是个相府主簿,所以并没有跟随参与战争。丞相府主人都不在,杨修平时也就没那么多公务处理。这段时间,一有空,杨修就会往宫里跑。反正他头上还挂着“给事中”的头衔。出入皇宫不受阻拦。“陛下,最近我已经陆续联络好了朝廷里的汉室忠臣。他们对于咱们拉拢刘表、袁绍的想法都是支持的。目前曹操在荆州和关羽他们打得天昏地暗。看来应该是无暇顾及许都的事情。荀令君一人负责内外物资调配、政务、军务,早就忙得团团转。更是没有余力操心其他的。已经到了咱们正式和袁绍、刘表摊牌的时候了!”与书房里,杨修一脸兴奋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刘协。刘协听后表情也变得欣喜。“我就知道这两天德祖回来找我说这事。既然时机已到,那事不宜迟,我这就找个借口传召袁绍他们。”“且慢!”杨修伸手拦住了正要下旨的刘协。“陛下,刘表、袁绍不能一起见。我为两个人分别准备了不同的说辞。一起见的话不能同时照顾两人的情绪。袁绍旧时的势力最大,我建议先召见袁绍。”刘协一想也是。袁绍和刘表还没来许都的时候,就经常不对付。而且袁绍是公卿世家,正经的士大夫代表。刘表汉室宗亲,两人在某些地方是有冲突的。确实不能一起召见。“那就任凭德祖安排。到时候见了袁绍,我只在一旁附和、撑场面。具体怎么拉拢,德祖你看着办吧。”两人商量了一些细节后,刘协当即派人把袁绍请了过来。刚收到邀请的时候,袁绍还有点纳闷。因为自从自己心服口服,归降曹操以来。陛下对自己的态度就时常不冷不热。袁绍只当是陛下对曹操以前做的那些荒唐事有怨气,见自己跟曹操化敌为友,还走得那么紧,陛下只是耍小脾气而已。但是最近这个把月时间,陛下隔三岔五就会找个理由召见自己。小到想找人下盘棋,大到谈论些朝会之上发生的事情。反正都是那种无关紧要,可召见可不召见的理由。距离上次请自己一起喝茶赏秋景才过去不几天,今天居然又来请。“奇怪,最近陛下是怎么了?我这处于半隐退状态的老家伙,怎么突然这么受待见呢?”实在想不明白的袁绍,不由地跟自己妻子刘氏嘟囔了几句。刘氏也是陪着袁绍一路走来,见惯了各种大场面的人。对于最近发生的事情,也有些察觉。看袁绍如此疑惑,刘氏安慰道:“夫君,你也别总是想得那么复杂。陛下说到底不过是个年轻的皇帝。自小受到各方势力裹胁、压迫。好不容易有了现在相对宽松的环境。说不定是以前没能释放的孩童天性让他变得这么活跃的。”袁绍一边由着刘氏为自己整理衣装,一边疑惑道:“话虽如此,但他孩童天性爆发的这个时间点未免太过凑巧。孟德为了维护皇室尊严和稳定。正在跟孙策、刘备他们苦战。现在许都可以说十分空虚。这个节骨眼,陛下这中超乎寻常的活动,我觉得未必是好事。”刘氏为袁绍整理好衣装后,有些戏谑地白了袁绍一眼。“就你现在这样,无兵无权,就剩个四世三公的头衔。还在意那么多干啥?再说陛下他就是有想法,也轮不到找你啊!我看你就安心地哄着陛下好了。知天命的年纪,还能活几天?别瞎想了。”袁绍刚要开口反驳刘氏,但想了想。觉得有些事情还是不要随便说出来,给家人徒增烦恼了。最后只“嗯”了一声就匆匆向皇宫走去。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其实他刚才想说的是,虽然自己不问世事。但自己以前的旧部、名声、身份都还在。假如真的有人想做什么不利于兴复汉室或者针对曹操的事。那第一个瞄上的肯定是自己。带着一肚子疑问,袁绍很快来到了御书房。刚到门口,就被早就等在外面的杨修迎了进去。杨修一脸笑意,引着袁绍就往书房里走。“袁太尉,听说大公子袁谭袁刺史不久前刚帮着曹丞相收服了韩遂。虽说不是直接参与吧,但毕竟也是出了不少力。刚才整理嘉奖文书的时候,也不知道是粗心还是怎么的。我居然没发现袁刺史的名字。”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袁绍见到杨修后,听到的第一句话居然是在帮大儿子袁谭鸣不平。还没等袁绍做出回应,杨修紧接着道:“按惯例,这些文书应该经相府传到陛下这。陛下是要批示的。但曹丞相似乎不太:()汉武帝穿越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