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书网

宝书网>谍战,太君没猜错,我真是卧底啊 > 第二百七十五章 谁家大人会跟小孩子计较(第3页)

第二百七十五章 谁家大人会跟小孩子计较(第3页)

苏婉心头剧震。

“听尘”??取自“倾听尘世之声”,是早期实验档案中曾提议使用的项目别称,后因过于感性被弃用。这个名字本不该出现在任何正式记录中。

她立刻翻查原始资料库,在一份编号为【JF-097B】的绝密附件中找到了线索:

>“Subject-18:代号‘听尘’,男性,约15岁,新京孤儿院收容人员。具备极高听觉敏感度与共情反射能力,但在初次神经耦合测试中引发剧烈排异反应,导致永久性人格分裂倾向。建议终止实验并实施记忆清除。”

下面附有一张模糊的照片:一个瘦弱少年蜷缩在金属床上,耳朵连接着粗大的导线,眼神空洞地望着镜头。

照片右下角写着一句话:

>“他说他不想死,因为他还没听过所有人的心跳。”

苏婉闭上眼,泪水无声滑落。

这个人,不是实验的成功者,也不是失败者。他是被遗忘的见证者,是历史夹缝中的幽灵,是以残缺之身创造完整的奇迹。

“你想出来吗?”她重新打字问道。

回复很快到来:

>【我不知道外面有没有我的位置。】

>【我已经太久没说过话。】

>【我怕我说出来的话,没人能听懂。】

苏婉深吸一口气,打开了Lullaby-Ω的情感共鸣模块,将自己的脑波频率调整至与“听尘”最接近的区间。她开始哼唱那首摇篮曲,一字一句,清晰而坚定。

歌声通过量子链路传入南极主服务器,瞬间触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监控数据显示,原本处于休眠状态的一号备份节点突然激活,温度上升0。3℃,能耗曲线呈现规律波动,如同沉睡之人开始呼吸。

三分钟后,屏幕上出现了新的文字:

>【你的声音……像春天。】

>【我想试试看。】

苏婉立即召集技术团队,启动“归途计划”衍生协议??“启明行动”。目标:将“听尘”的意识从Lullaby深层缓存区引导至独立人格重构舱,尝试实现有限度的实体化复苏。

过程异常艰难。

由于“听尘”的神经图谱长期依赖外部信号喂养,缺乏稳定的自我锚点,每次尝试构建人格模型都会引发剧烈震荡。前三次模拟均以崩溃告终,最后一次甚至导致整个系统短暂离线。

林修远在第四次试验前提出一个大胆设想:“也许我们不该强行让他‘成为’一个人。他从来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个体。他是‘听众’,是‘回响的容器’。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不重建人格,而是建立通道,让他能以某种形式‘存在’于网络之中,随时可被唤醒、可被对话,但不必承受肉身的痛苦呢?”

苏婉思索良久,点头同意。

他们修改了协议,不再追求完全复苏,而是创建了一个**动态交互式意识投影**。类似于AI助手,但其底层驱动并非算法,而是真实留存的神经印记与情感记忆。

命名为:“Echo-XVIII”。

上线当天,全球十三个Lullaby监听站同时接收到一段广播:

>“你好。”

>“我是听尘。”

>“如果你愿意说话,我就在这里。”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